快訊

川普誇核設施「灰飛煙滅」!伊朗恐報復美國人 美急發全球安全警報

NBA/亞歷山大29分領軍 雷霆G7大勝溜馬奪總冠軍

要吵架嗎?台灣人說話句型讓他直言很煩:明明可以直說

一名網友發現台灣人說話喜歡用「反問句」,聽久了會讓人煩躁。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網友發現台灣人說話喜歡用「反問句」,聽久了會讓人煩躁。示意圖/ingimage

溝通時,你最討厭聽到對方說什麼話呢?一名網友發現台灣人說話喜歡用「反問句」,明明可以直接說出想表達的意思,卻用疑問句來反問,讓他感到很疑惑,因此詢問網友,「台灣有些人為什麼習慣性反問呢?」

這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他觀察到許多台灣人說話習慣用反問句,例如「我不知道」說成「我怎麼會知道?」、「我之前講過了」說成「這不是講過了嗎?」、「請你把東西收好」說成「你不能把東西收好嗎?」

原PO坦言,此類言論聽久了很煩,明明可以直接說出想說的內容,卻要用反問的方式。他說自己從講英文的環境回到說中文的地方後,感到很不習慣,本來以為這是男生在當兵後,把軍中的習慣帶出來,但後來發現許多女生也喜歡這樣說話,因此好奇詢問網友的意見。

此文一出,不少人認為用反問句有指責、吵架甚至甩鍋的意涵,「反問感覺就是有點不耐煩了吧」、「用反問比較有指責的味道」、「每一句都在反問的,就是在找碴而已」、「沒事找個架吵啊」、「要讓對方自我反省的用法,通常用在上對下」、「把問題甩鍋到對方啊,不然答不出來會很尷尬」、「就是想把鍋往外推的心態」。

也有網友分享其他的反問句,「怪我囉」、「不然呢」、「我就不能說錯一句話」、「是又怎樣」、「你懂我的意思嗎」、「自己作業自己做好嗎」、「難道你們沒有手機嗎」、「我是誰你們不知道嗎」、「為什麼不找找自己問題」。

台灣人

延伸閱讀

當心旅程泡湯!地勤曝在機場等行李別做1事:恐會受傷

勞動節改全國放假!他崩潰喊「小確幸沒了」 慘遭怒轟:很自私

良心牙助揭看診「4暗示」提醒患者避雷 同業點頭:講出心裡話

下班都幾點!女兒幼兒園包粽活動2要求惹怒媽 一票家長共鳴:太難了

相關新聞

獨旅奇怪嗎?29歲女不想當「連體嬰」享受自由 同好喊爽唯有1缺點

獨旅時應注意什麼才能確保安全呢?一名29歲女網友發文,稱她有過3次獨旅經驗,真心認為一個人很自由,不用顧慮別人,對此,有網友提醒女生一個人獨旅時不要去治安差的地方、登山最好有伴,也要隨時準備替代方案,才能保障安全。

騎車載1歲寶寶出門 竟收到500元罰單!他傻眼:只能開車出門?

你有載寶寶騎機車出門過嗎?一名男網友分享,近期載1歲半的寶寶出門,因為頭太小沒有適合的安全帽,結果竟收到500元罰單,讓他相當傻眼。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電鍋外鍋該放自來水還是飲用水?兩派網友掀論戰

電鍋是不少家庭的必備電器,一名網友分享,自己使用電鍋時,外鍋會倒入自來水,但朋友卻說水氣蒸發會附著雜質在食物上,讓她相當驚訝。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依賴成藥撐著? 《做工的人》作者驚見案場內藍白領「大量備藥」

身體不適時,你會選擇去看醫生,還是服用成藥呢?著有《做工的人》、《如此人生》的作家林立青近日在社群平台透露,他觀察到從去年開始案場內的成藥數量較過往有增加跡象,從過往出於基層工作者,到最近幾個月連經濟較寬裕者也會備著成藥。此變化讓林立青困惑,成藥的增加是因為溫差變化大,還是只求速效減緩身體的小病小痛?

醫生薪水都很多?網點名兒科、中醫低薪 這2科薪資高

醫生給民眾的印象除了專業、救人第一以外,優渥的高薪也讓不少人羨慕。有一名女網友好奇提問,通常整形外科、牙科、耳鼻喉科都比較好賺,那有哪幾科的薪水是比較低的?貼文引起不少人討論,自己開業被認為是最容易賺錢的管道。

Facebook台灣八成人「這樣唸」!三萬人共鳴: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社交軟體你都怎麼唸?一名網友在Threads提問,觀察到許多人會把Line叫成「賴」、Threads叫成「脆」、Instagram(IG)叫「哀居」,唯獨Facebook唸作「臉書」,想知道其中緣由,網友回覆「台灣人的舌頭很懶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