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爾人氣地標COEX傳火警!餐廳狂竄濃煙 緊急疏散民眾

日本長野爆重大車禍!4學生駕小客車撞橋身亡 車輛嚴重毀損

iPhone 17 Air有夠薄!iPhone 17系列厚度比較 他驚豔:一摸就不想換其他型號

太久沒清冰箱竟長出「霉花」! 網驚呼:連實驗室都養不出來

若冰箱長期處於有利黴菌生長的環境,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示意圖/ingimage
若冰箱長期處於有利黴菌生長的環境,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示意圖/ingimage

黴菌最喜歡潮濕的環境,尤其是冰箱!隨著開關門時產生的濕氣,聚集在冰箱內部或層板上,便為黴菌提供了最理想的生長環境。有網友從冰箱翻出一碗甜麵醬,上頭竟然長出一朵「黴菌花」,讓他驚訝發文,不少網友看了也直呼:「太可愛!」

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表示自己清冰箱時,翻出了一碗不知道冰了多久的甜麵醬,且上面還發霉長成了一朵「花」的樣子,讓他不禁讚嘆:「太酷了吧!第一次看到發霉長這樣」,同時也煩惱是否該將冰箱重新清洗一遍。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直呼「霉花」實在是太可愛,「那朵花長得也太完整,雖然做為甜麵醬是失敗的,但培養皿是成功的」、「花霉,讀音正確」、「第一眼還以為是一顆水餃」、「這花甚至還有十六摺啊」、「遠看是一朵花,我近看『唉喲喂我的媽』」、「霉花~霉花~幾月開花…」、「好酷!」。

也有人認為若找到相關管道,應該有機會利用「霉花」來賺一筆錢,「聽說有些黴菌是可以賣錢的」、「我覺得你發對地方的話是可以賣錢的,我同學在實驗室都養不出他想要的菌」、「實驗室的研究所會哭喔,他都沒辦法養出來」、「拜託冰箱不要洗,捐給研究所吧!我們的培養皿需要」。

不過,若冰箱長期處於有利黴菌生長的環境,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據《元氣網》報導,嫚嫚營養師提醒,食物須使用分裝的方式放入冷藏,若超過一天就該捨棄,且整體應保持7分滿,避免通風不足,也該將生、熟食分開,養成先進先出的習慣,並在食用前將其充分加熱。

另外,每1-3個月也該清潔一次冰箱,利用天然清潔劑,如檸檬水、白醋、小蘇打水等擦拭內部層板,門邊磁條也必需特別留意,以免污垢、灰塵堆積,影響到冰箱密合。

冰箱 黴菌

延伸閱讀

為了排除濕氣避免發霉 洗澡後的浴室應該將門打開或關上?

沒分成小包就丟進冰箱?專家揭存放牛絞肉容易犯的8種錯誤

冰箱愈大電費反而愈便宜?財務規劃師解析背後3大節能關鍵

不是食物都塞進冰箱!有些冰了反而更快壞:18個保存注意事項

相關新聞

他見百元鈔被畫詭異符號怒「不要毀損國幣」 內行人:可招財

有時候拿到鈔票會發現上面被人用筆寫上文字或數字,但如果畫上奇怪的圖案,拿到的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有網友之前收到兩張百元鈔,正面、反面都被畫上看不懂的文字符號,讓他氣得大罵「不要毀損國幣」。

「什麼症頭?」他逛好市多1習慣爆共鳴 一票人狂點頭:我也會

些民眾在買東西前,習慣先準備好購物清單再到賣場採購。不過,有網友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分享,自己在逛好市多時,都會忍不住跟...

電影院「最好看的國片」是哪部?一票人狂推這部:窒息感太真實

近年來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在家看電影,會選擇踏進電影院的人數明顯減少。不過有網友在PTT發文,「大家去電影院看過最好看的國片是?」,回顧台灣電影從低潮到復興的過程,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一部恐怖片更以壓倒性票數被封為「近年最強國片」,就是2022年席捲全台、票房突破1.7億元的《咒》。

香港vs.台灣!韓網旅遊新選擇 出國狂讚「這一地」:壓倒性勝利

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等鄰近地區,而台灣近年來也成為其他國家出國的首選,近日臉書專頁「韓網評論翻譯站」便貼出一篇受到韓國網友熱議的文章,文中詢問「香港和台灣相似卻又不同的兩個旅遊地點,其他人會更偏好哪個地方?」

中年轉職計程車司機「得吃老本?」 同業曝關鍵問題:我月薪10萬

中年失業容易讓人手足無措,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前陣子被公司裁員,投了很多履歷都沒上,於是轉行當計程車司機,但是也沒有賺到錢,讓他無奈表示「想問中年失業的大家都會做什麼工作?」對此,有計程車司機指出「應該要改成自己買車,我靠自己的車當計程車司機,月薪有10萬上下」。

別碰我的狗!她怨路人小孩不問秒伸手 家長還噴:養狗就該被摸

可以接受陌生人摸你的狗嗎?一名女網友在Dcard抱怨,很不喜歡每次出門遛狗就會遇到「暴衝過來的小孩」,不滿表示小孩不只沒禮貌還很髒,而且更討厭不管教的家長,甚至還遇過反過來怪原PO不給摸狗,荒謬的理論讓她越想氣怒道「沒有當面說出『不是你小孩不能摸狗,是你小孩不乾淨還沒教好』真的是我最大的溫柔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