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匯率被美國盯上? 卓揆:已有準備未來是重大挑戰

連3周上升…新冠高峰估「最快下月來襲」 輕重症、死亡均寫今年新高

楊丞琳駁「忘恩負義」一說是造謠 Makiyo大氣回應:希望她一切都好

妹子自曝月經來會聞到味道「我太敏感?」 過來人力推1物取代衛生棉

原PO透露每次生理期來的時候,自己好像都會聞到味道,因為也擔心周圍的人聞到,讓她變得很焦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原PO透露每次生理期來的時候,自己好像都會聞到味道,因為也擔心周圍的人聞到,讓她變得很焦慮。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女性每個月都會經歷一次生理期,除了得費心力維持乾淨衛生外,身體的不適和情緒的變化都得忍受。有一名女網友自曝每次生理期來的時候,都覺得能聞到味道,讓她非常焦慮,擔心其他人也會聞到,貼文引起不少過來人討論。

這名女網友在PTT發文,她說當生理期來時,在換衛生棉的時候,都感覺那股味道很明顯,不知道是只有自己會聞到,還是旁人也會注意到。原PO說平時都很注意清潔,上廁所也會換新的衛生棉,還會拿濕紙巾擦,但有時候還是會感覺到有股悶悶的味道。

她不知道周遭的人會不會聞到,因此不敢靠其他人太近,擔心會影響到對方,也因此讓她非常焦慮。對此原PO想問大家,「月經來別人會聞到味道嗎?還是我太敏感?」

貼文引起熱烈討論,不少人都表示聞得到,「會喔,我之前打羽球偶爾會聞到」、「用衛生棉還太節省的會,那個味道很恐怖,我會繞著走,自己現在只用碟片了」、「有些會真的會聞到,又坐附近真的很困擾,懷疑是不是衛生沒做好」、「會,有一種鐵鏽的味道,很明顯」、「有特殊味道的衛生用品反而更突出」、「會,但有香味的衛生棉更噁心」、「看體質,有些人味道會比較大」。

還有過來人分享解決辦法,「我覺得不會吧!如果生理期來那幾天勤換衛生棉、生理褲,甚至早上再多洗一次澡,我覺得別人會聞到生理期的味道,算他/她厲害」、「用中藥涼感的衛生棉後,就沒有覺得有味道了,但一般的衛生棉真的要非常勤勞的換,才可能不會有什麼味道」、「不常換和天氣熱味道比較重,如果真的非常在意,試試看漏尿墊,有次買錯,意外發現它除味效果很厲害」

還有網友建議可以試試改用棉條,「懂妳的感覺,我也是以前月經來那幾天整天都很焦慮,怕別人會聞到,後來用棉條就放飛了,推妳棉條」、「我以前也會這樣,換用棉條就不會了,妳可以試試看」、「我覺得會耶,換用棉條會比較沒味道」、「血味混著體溫飄出來,天氣熱時更明顯,改用棉條就沒味了」。

衛生棉 衛生棉條

延伸閱讀

生理期水腫、經痛、情緒差?營養師曝妙招破「6難關」:飲控人必看

同事狂A私人物品讓她傻眼「是我愛計較?」 網搖頭:貪小便宜

70歲停經後月經復活 小心不是「回春」而是警訊

周曉涵與王大陸上月才吃飯! 洩生理期被他暖男式關心

相關新聞

窮人孩子難翻身? 她列理由引過來人共鳴:真的很痛苦

羊水真是人生分水嶺?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窮人的孩子難翻身」為題,分享臉書粉絲專頁「The Rich Mindset 富人思維」整理的四點,表示看完心有戚戚焉,第三點更是中肯,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點外送忘記買購物袋 她愧疚多給100元小費被男友酸「浪費錢」

外送小費應該給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使用外送平台叫了生活用品卻忘記加購袋子,第一位外送員接單後疑似因為不好拿而取消,第二位外送員卻客氣表示沒關係,愧疚的她最終給了100元當做小費表達謝意,男友得知後卻酸不如給他讓他去買,氣得原PO說「聽到整個火起來」,也好奇問網友應該給多少才合理。

全聯、家樂福各有擁護者 網友曝4大差異:異國商品找這家

全聯超市因門市遍布全台、商品齊全,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日常採買首選。近日有網友分享,住家附近10分鐘步行範圍內,同時有全聯與家樂福,但他近期偏好去家樂福更多,並列出4大原因,引發熱烈討論。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考到駕照不敢上路怎麼克服? 過來人力推1方法:超級有用

拿到駕照後,敢不敢上路就是一個大問題。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考到駕照已經10年多了,但曾因為開車不小心A到,讓她開始產生恐懼,也就越來越不敢再上路了,但她認為有駕照卻不會開車實在浪費,因此想問大家該怎麼克服?

他將1飲料加入冰咖啡「上班族的續命水」 眾人躍躍欲試:感覺很提神

很多食物單一品嘗很美味,結合在一起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滋味。有網友分享自己自製的提神飲料,只要將「維大力汽水」和「冰咖啡」混合,就可化身為網美系的提神飲品,貼文也讓不少人躍躍欲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