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回應共軍台海軍演 白宮、國務院對陸各扮白臉黑臉

專家曝百萬YTR一檔業配幾十萬元 Andy月薪僅5.5萬讓他驚喊:鬼故事

Andy老師分手後,曝光女方一切行徑,引起公眾譁然。圖擷自Andy Teacher YouTube頻道
Andy老師分手後,曝光女方一切行徑,引起公眾譁然。圖擷自Andy Teacher YouTube頻道

百萬YouTuber情侶檔Andy、家寧去年10月分手,創立了10年的頻道「眾量級CROWD」付諸流水,Andy主張他已失去該頻道的控制權,從分手後就被女方全家人切割、踢開。對此,「旅日達人」林氏璧曝「這種擁有200萬訂閱的YouTuber,光是單一檔的業配,收入就有幾十萬跑不掉」。

Andy昨(11)日爆料,「眾量級CROWD」頻道被女方媽媽註冊商標,10年來他都領固定薪資,從2016年創立頻道以來,2019年前7個月只能領月薪3萬,2019年7月才開始領月薪5萬5千元,且經營10年的頻道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因為家寧媽媽在2018年8月成立「群海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林氏璧也在臉書發文表示「擁有200萬訂閱的YouTuber,通常接一檔業配,「應該幾十萬跑不掉,一檔喔」。

林氏璧指出「Andy老師竟然長年都只拿著一個月5.5萬的薪水,這是什麼鬼故事,我只能解釋Andy老師長年是因為愛對方,早已把對方和未來的岳母視為一家人,反正都是自己人賺的,所以沒有計較。但問題來了,你們就沒有走到結婚,分手的話就是會遇到這樣過河拆橋的慘況,結婚的話,離婚時法律至少還可能會對經濟弱勢方的財產有個基本保障」。

林氏璧建議,剛出社會的小朋友,合約很重要,什麼東西最好都白紙黑字寫下來,不懂就要多問人。不要只是自己矇著頭努力,以為自己是共同創辦人,最後分手後一場空,只被視為是個員工和工具人。人性是不值得相信的,要懂得保護自己呀。不過文末他也語帶保留,表示「目前僅有單方面說法,讓子彈飛一下,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對此,網友們回應「無緣的丈母娘空手套白狼,整碗旁旁(端)去」、「他們業配一支不只十幾萬,客戶跟他們合作過,一個月給5.5萬真的欺人太甚」、「蠻扯的,若是事實女方吃相真的難看,女方媽媽佔50%是什麼鬼」、「女方一家人實在有夠缺德,Andy就是把他們當一家人,才會相信她媽媽讓她管理,結果卻是這樣的結局」、「我看過慘的,但沒看過這麼慘的」。

分手 頻道

延伸閱讀

吵架絕不認錯的血型?A型還沒吵就道歉、AB型非真心 最後一名超固執

政府幫你脫單!台北信義區邀40男女「喜相逢」條件曝光 3行政區也能報名

日遊客不解「台灣百貨全日本品牌」 眾人舉一堆實例:逛錯地方

一晚800…青旅要求「自行拆裝寢具」 他傻眼:國旅卑微又自虐

相關新聞

也是苦過來...他勸年輕人別「怨天尤人」 網不挺:環境不同怎比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要面對的困境。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的三個小孩總是抱怨環境不好、薪水低、挫折容忍度也低,他回想自己打拼的過往,也曾經做過基層工作,一路苦過來才能衣食無憂的,因此勸告年輕人:「不要再一直怨天尤人,真的很不知足」。

Andy、家寧金錢算不清!YouTuber曝3點看法:財務最好公開

「眾量級」Andy、家寧事件持續延燒,許多人也開始討論情侶的財務分配,以及該如何維持感情。對此,YouTube頻道「Mom & Dad」分享,親友的意見聽聽就好,情侶應該是財務透明、經營平等的夥伴關係,他認為婚姻要長久的關鍵在於「外人別插手」。

婆家太髒亂她不想回去 老公尿在洗手台眾人傻:我看了什麼?

婆媳問題總是難解。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她婆婆家在屏東鄉下,她跟婆婆關係算和睦相處,夫妻倆一個月才南下一次,但婆家雜物很多,且他們住的三樓不能上廁所,得要去婆婆房間上廁所,讓她感到非常困擾,先生則直接尿在洗手台,讓她十分不想回婆家,又跟老公吵架。

他染1病毒痛苦喊「要死了!」 過來人崩潰:至少一周才痊癒

台灣近期諾羅病毒疫情升溫,一名網友分享,近期被診斷出感染諾羅病毒,持續不斷上吐下瀉,讓他崩潰直言「要死了,我要多久才會好?」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哥哥出差大嫂突生產 閨密狂轟還勸「離婚」網酸:叫她們養

懷孕後期寶寶出生的時間不一定,醫生通常會給預產期,不過寶寶可能會提早誕生。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大嫂的預產期在3月底,所以哥哥很放心去南部出差,結果大嫂突然生下寶寶,哥哥隔天趕緊回來,卻被大嫂的閨密責備,甚至挑撥兩人離婚。

結婚才發現朋友很少...她嘆做人失敗 網有感:發喜帖一堆人裝死

結婚時邀請朋友,卻發現「朋友太少」,如何調整心態呢?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正籌辦婚禮,也邀請朋友參加婚宴,但回覆會來的人少得可憐,讓她不禁感嘆「做人失敗」。對此,有不少過來人分享經歷,表示「發喜帖一堆人裝死」,建議平常心就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