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群創證實了!因應市場變化「關閉南科五廠」 產能將整併至其他工廠

日本「米騷動」漲價趨緩?自民黨政治難關還在後頭

國家級警報!3縣市超大豪雨狂炸「下到發紫」 降雨熱區曝光

吃薑母鴨鄰桌女童高分貝尖叫 她勸阻反遭家長嗆「小孩本來就會吵」

一名女網友抱怨吃薑母鴨,隔壁桌女童一直高分貝講話。 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抱怨吃薑母鴨,隔壁桌女童一直高分貝講話。 示意圖/ingimage

家長帶幼童在外吃飯應注意音量,不過普通的互動是沒有問題的。一名女網友在Dcard抱怨,近日吃薑母鴨遇上一個帶著兩個小女孩的家庭,自己這桌都用正常的音量交談,隔壁那桌卻一直用高分貝講話,搞得她用餐興致全無,忍不住向對方要求降低音量卻被嗆「很正常」,她坦言「氣到不知道該回嘴什麼」。

原PO表示近日晚上跟同事一起去吃薑母鴨,老闆安排與其他桌客人採梅花座方式就座。隔壁桌坐了一家子,有爸爸媽媽、兩個小女孩、阿嬤,小女孩目測年齡約幼稚園中班。她抱怨自己這桌都是用「一般正常在辦公室上班」的交談音量,隔壁桌的妹妹從入座開始就一直高分貝講話,加上女童聲音較尖又細,一下尖叫、一下跟爸爸玩得笑到尖叫,讓人忍無可忍。

吃飯還要接受小孩高音量在旁邊吵,原PO實在忍不住就去跟女孩爸爸表示,「不好意思,可以請你們音量降低些嗎?」沒想到對方反駁,「小孩子本來就會吵啊!我跟小孩子玩又怎麼了?會吵很正常啊!不然要他們全程都閉嘴不講話喔?」她直呼自己當下氣到不知道該回什麼,越想越不滿大喊「難怪現在不喜歡小孩子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太多只會生卻不會教的家長」。

貼文曝光後,多數網友認為是原PO太過敏感,「不知道到底多大聲,再加上是薑母鴨店,通常很吵,還是真有可能原PO忍受度比較低?」、「薑母鴨店吵雜本來就很正常」、「我覺得今天的狀況只是因為她是小孩,聲音相對大人較尖銳而讓妳忍耐程度降低」、「這都是小孩很正常的反應,她也不是在旁邊大哭大鬧」、「有時候看到網路上的PO文,真心覺得現在的育兒環境很不友善」。

不過也有人幫原PO說話,「小孩子會吵是天性,但大人的不作為可不是」、「對帶孩子的人友善一點,小孩真的很難控制,但她爸的處理方式真的很沒水準」、「這種事很重要的一個依據是,我通常會看家長有沒有在好好管,如果一直都有好好管、有在哄,小孩子哭鬧之類的,我覺得難免」、「其實原PO也只是想跟家長溝通而已,沒想到對方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是誰感受都會很差吧」、「不是不能講話 但這種叫的可以管一下吧,就是沒家教而已」。

薑母鴨 育兒

延伸閱讀

雙北地區半夜詭異聲找出原因了 古亭國中證實:警報器被誤觸…

文化衝擊!美國婆婆來台旅遊 搭高鐵1狀況好奇:不能有聲音?

音量太大遭檢舉而曝光 6移工小年夜宿舍辦毒趴遭逮

天冷吃薑母鴨…40歲男下秒大吐血休克 醫曝致命關鍵:一類人注意

相關新聞

游牧生活?房價太貴她想「住車上」 網提不便處:沒比較省錢

面對高房價,住在車上是否也是個好選擇呢?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在高房價的現代,她考慮買一輛車,住在車上,再利用健身房洗澡,就可以生活了,對此,不少網友列舉出住在車上的不便之處。

長輩退休多從事1活動 網大推:總比在家看電視好

退休族從職場上休息後,都從事什麼活動打發時間呢?日前有一位網友表示,他媽媽準備退休,已經安排5個行程,把自己的時間排到年底了,原PO發現「我爸媽跟朋友的爸媽,退休後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往旅行的路上」,讓他好奇「長輩退休是不是很愛旅行?」

朋友把試用品當「免費贈品」帶回家卻被告 她怪店家不厚道反挨批

有些商品會有試用包,讓顧客體驗產品功效。不過日前有位女網友抱怨,她朋友誤以為連鎖賣場寶雅的試用品是「免費贈品」,於是帶回家使用,過了不久後,接到警察通知去做筆錄,被寶雅提告竊盜。不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批評原PO「試用跟贈品不一樣好嗎?」

日圓太甜!日本鼎泰豐炒飯超實惠 網見價格:真的超便宜

受到美國貿易談判,日、韓都沒討到便宜影響,日圓持續疲弱,9日上午日圓兌台幣出現史上最低價,來到0.2013,相當於以1元台幣可以換到近5元的日圓。一名網友曬出日本鼎泰豐「蝦仁蛋炒飯」的照片,換算台幣只要276元,在台灣卻要300元,網友們紛紛直言「真的超便宜」。

颱風導致「光電浮台吹散」 網再現老話題:光電板有沒有毒?

日前丹娜絲颱風過後,旭東環保科技公司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遭吹散,大型黑色浮台結構體四散在屏東、高雄海岸,許多人擔心廢材沉入海底,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就有網友好奇談起老話題「光電板到底有沒有毒啊?」而這問題,以前經濟部即發過新聞稿澄清,「太陽光電無毒害,綠能環境融合共創多贏」。

只有3%不是漢人!他拿美國、印度對比 質疑:台灣還能叫多元社會?

台灣長期以來以「多元文化融合」為一大特色,教育與政府宣傳中常提及四大族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