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導盲犬用生命護主! 汽車暴衝「牠秒跳起用肉身擋下」雙腿全斷飼主淚崩

搞烏龍!高雄警誤將散步女當通緝犯同夥 抓進所兇「不要再裝了」

好吃到離譜!好市多抹醬「神級用法」曝光 懶人料理秒變餐廳美食

超商湯包怎吃?她1舉動遭糾正「吃錯好多年」 內行揭包裝巧思

一名女網友分享,自己最近在超商買了湯包,正準備淋上醬油時,卻被同事當場糾正,讓她瞬間愣住,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都用錯方式吃湯包。示意圖/ingimage
一名女網友分享,自己最近在超商買了湯包,正準備淋上醬油時,卻被同事當場糾正,讓她瞬間愣住,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都用錯方式吃湯包。示意圖/ingimage

台灣超商販賣各式商品,不管是日常用品或食品皆應有盡有。日前,一名女網友在「7-11全家 各超商新品資訊共享」分享,自己最近在超商買了湯包,正準備淋上醬油時,卻被同事當場糾正,讓她瞬間愣住,沒想到自己一直以來都用錯方式吃湯包。

原PO透露,某天中午她到超商買了一盒湯包,準備淋上醬油好好享用時,同事卻突然說「你怎麼用淋的?應該用沾的吧」,並稱盒子中間的小凹槽就是專門拿來放醬油的。她一開始半信半疑,沒想到對方進一步解釋,去餐廳吃湯包時,店家提供的都是小碟子,讓客人沾醬,而不是直接把醬油淋在湯包上。

聽完這番分析,原PO才恍然大悟,湯包盒子上的小設計是有用途的,讓她不禁感嘆,「原來自己一直搞錯方式吃湯包」。貼文一出,引起許多網友討論,「無所謂吧,我也都是用淋的啊,只是有些人不沾醬就要另外放」、「原來中間是放醬油…」、「吃很多年了,前陣子我兒子突然教我這樣吃,我才恍然大悟」、「長知識了」、「我也都用淋的」。

還有內行人透露這款包裝的其他小細節,「這個包裝細看有不少有趣的巧思,我認為醬包刻意擺在中間,是要在微波時讓醬包自爆,盡可能從中間往外四射到所有湯包,每吃掉一顆就會看到底部有不同語言的『好吃』」、「記得這款產品每格倒一點醬油進去,會顯現盒子的一些文字,所以應該每格都能倒」。

同事 超商

延伸閱讀

哈佛連霸!泰晤士世界大學聲譽排名出爐 台灣僅1大學擠進前150名

放縱減肥法!營養師5招無痛減重:不忌口、不運動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下班路見陌生摩托車 網一看喊「價格近百萬」:車牌也不簡單

相關新聞

客備註1要求遭外送員拒絕 嗆「要客訴」惹怒一票人:不用怕

外送是不少現代人仰賴的消費模式,但也因此衍生出許多爭議。有一名女外送員透露日前接單時,客人備註要求她幫忙買菸,卻因為沒答應而被要脅要客訴,讓她覺得很無奈。有同業就建議可以截圖對話,回報給客服。

漲翻天!「1國民美食」變得不平價 一票人點頭:寧願吃便當

物價不斷上漲,民眾感嘆錢越來越薄,不少小吃也扛不住漲價壓力,想再找到實惠的平價美食已成難事。有網友抱怨疫情後蚵仔煎漲到接近百元,章魚燒一盒也破50元,讓他好奇想問大家「有什麼小吃漲價後就沒再吃過了?」

在台北擁3房月收租8萬 他相親遭嫌「沒上進心」…網曝關鍵:是硬傷

不少人嚮往當包租公、包租婆,即使不工作也能有固定的收入,但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朋友有3間套房出租,一個月有8萬的租金收入,沒想到去相親時卻被「打槍」,只因對方嫌「沒上進心」,讓他訝異「一個月8萬不夠上進?」貼文也引起熱議。

風靡台日!年輕人街頭曬娃「1單品」爆紅 網熱議:能理解嗎?

透明包內裝著娃娃,掛在背包上隨身展示,是近年來風靡日本與台灣年輕族群的新潮流。源自於日本的「痛バッグ」(痛包)文化,意指將角色周邊大量展示在透明包內,象徵對喜歡角色的強烈愛意。如今這類吊掛式小包逐漸轉型,從狂熱展示走向日常,也成為許多人外出的新配件。

他點「不辣」卻吃得滿頭大汗 網勸:吃辣朋友真的不能信

當愛吃辣的朋友說「這不會很辣」,你相信嗎?一名網友日前在 PTT 分享,他在通勤路上發現一間由陸配老闆娘經營的麻辣滷味店,首度光顧時點了「不辣」,沒想到一吃卻辣得滿頭大汗,直呼:「這已經是我舒服吃辣的極限了!」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共鳴:「真的不能相信吃辣朋友的辣度。」

想去菲律賓語言學校…家人卻稱很恐怖 過來人:沒想像中可怕

去「菲律賓」就讀語言學校安全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英文並不出色,口說不太順,因此打算暑假去菲律賓語言學校學習英文,但家人非常不放心,認為去菲律賓「很恐怖」,因此詢問網友:「如何說服家人讓我去菲律賓語言學校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