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秀賢撐不住?經紀公司急求見金賽綸媽媽:有些內容她可能不清楚

不放過同盟?南韓被列「敏感國家」與台灣同級別 竟是拜登下台前決定

兒在國外…「一代大俠」張振寰離世無家屬出面 初步相驗結果曝光

文化衝擊!美國婆婆來台旅遊 搭高鐵1狀況好奇:不能有聲音?

高鐵示意圖。聯合報系記者周湘芸/攝影
高鐵示意圖。聯合報系記者周湘芸/攝影

一名人妻分享,從美國來台灣探親的婆婆,在高鐵上跟孫子玩耍,導致小嬰兒興奮到發出尖笑聲,為了不要吵到其他乘客,身為母親的她只好立刻給寶寶吃奶嘴。事後婆婆好奇高鐵上是否不能發出任何一點聲音,原PO也解釋這麼做是擔心吵到其他需要休息的乘客,引發不少網友共鳴。

原PO在Threads發文,表示美國婆婆來台灣的第二天,就受到一些文化衝擊,包括紅燈不能右轉、馬路上機車會一直找空間狂鑽,以及高鐵上一點聲音都不能有。

原PO透露,婆婆來台旅遊第二天,一行人帶著嫩嬰搭高鐵,小嬰兒一路上都很乖,沒有發出什麼聲音。後來婆婆開始逗弄寶寶,導致寶寶興奮到發出尖笑聲,原PO基於害怕被公審,於是立刻給寶寶吃奶嘴緩和情緒。

到站後,原PO一行人下了車,婆婆好奇問說高鐵車廂上難道一點聲音都不能有嗎?她向婆婆解釋,因為當時是晚上時間,不少搭車的乘客都很累,怕吵到別人,因此覺得還是要謹慎一點比較好。原PO也補充,婆婆一行人對高鐵稱讚連連,認為台灣的高鐵具備乾淨、快速、方便等優點。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深有同感表示,「高鐵真的最好不要有聲音,我兒子之前兩歲時搭高鐵,在高鐵講話還不會控制音量(不是尖叫哭鬧),就被提醒兩次,當時只能一直抱歉,也能理解乘客希望安靜的休息」、「高鐵真的一點點聲音都不能有,超怕被PO網公審,我帶小孩親身經歷過,媽媽的神經繃到最高點,覺得坐高鐵好累」、「良好的乘坐環境就是要用每個人的壓抑來換的,這是代價」、「是要考慮一下其他乘客,不能因為一個人的快樂造成其他人的困擾」。

高鐵

延伸閱讀

溫暖的湯與冷漠的話:解開家庭溝通的密碼

如何擺脫「比較」的束縛?當外界的聲音不再重要 你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日行萬步沒比較健康!醫揭關鍵在「步行強度」 1方式最有效益

幼兒園男童買零食「結帳差6元」 她幫付清被家長1舉動暖爆

相關新聞

「眾量級」頻道收益全進家寧爸媽外幣帳戶?志祺七七:恐被罰到哭

YouTuber「眾量級」頻道爭議延燒,家寧14日終於親上火線,發布6點聲明,卻被Andy一一打臉,提到眾量級頻道的營利,一直以來都直接匯入張家的個人外幣帳戶,此舉讓百萬YouTuber志祺七七直言是很蠢的行為。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直球對決!Andy「刀刀斃命」反擊片8小時近300萬觀看 網狂抖內刷:張家快還錢

「眾量級」Andy近期拍片控訴,經營10多年來的頻道被前女友和張媽媽奪走,對此張家母女神隱2天後,於昨天(14日)傍晚發出6點聲明否認指控,並指是Andy說謊。Andy看完後也迅速在15日凌晨發片反擊,短短5分鐘的影片刀刀斃命,冷靜且有條理,影片發布約8小時後,已經要達到300萬人次觀看,網友幾乎一面倒的挺Andy,並且要他拿回該有的。

他不解好市多打烊前一堆壽司怎不打折? 內行人曝原因:不能冒險

美式賣場好市多的商品齊全豐富,價格也實惠,讓消費者可以一次採買所需的日常用品。有網友12日在好市多看到架上的壽司販售日期只到當天,不免好奇這些沒賣完的壽司怎麼不像超商一樣打折促銷,但有內行人透露主要是擔心有衛生疑慮,怕客人吃壞肚子。

老公扛一袋地瓜回家 她巧手做成1甜品勾眾人回憶:懷念的滋味

地瓜熱量低又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可維持腸胃健康。有一名人妻把地瓜做成甜湯,成功擄獲老公的胃,不少人也回憶起小時候吃過的地瓜甜湯,直呼「童年的記憶」。

妹子自曝月經來會聞到味道「我太敏感?」 過來人力推1物取代衛生棉

女性每個月都會經歷一次生理期,除了得費心力維持乾淨衛生外,身體的不適和情緒的變化都得忍受。有一名女網友自曝每次生理期來的時候,都覺得能聞到味道,讓她非常焦慮,擔心其他人也會聞到,貼文引起不少過來人討論。

台灣人太熱情…她點名1國家「社恐天堂」 一票搖頭:8成路人愛聊天

你也是社恐嗎?一名女網友近日在Dcard發起討論,點名北歐國家,尤其是芬蘭,非常適合不擅社交到人的居住,反觀台灣居民熱情洋溢,她斷言在台灣「社交能力」是必須的。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吐槽當地「我們黃皮膚到國外大多不受待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