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砰」!台中清水大樓塌傳巨響…房子狂搖! 住戶以為地震、炸彈急喊醒小孩「快跑」

賈永婕被葛斯齊影射「為徐家人放消息」!凌晨再發聲「11字」嗆狗仔

北檢讓司法人士看不下去!游盈隆分析「震撼後果」:柯文哲豁出去了

人手一件?他遊日驚見台人「標準搭配」 一看價格嚇壞:可能我太窮

旅遊示意圖。圖/AI生成
旅遊示意圖。圖/AI生成

近日,一名中國大陸網友在「小紅書」上分享了自己在日本北海道旅遊的觀察,他注意到當地街頭許多台灣遊客穿著Moncler羽絨服,並表示這樣的穿著已經成為了「標配」。他對此感到十分驚訝,並提出疑問,「到底是我遇到的台灣人很有錢,還是說他們就是很喜歡這個牌子,都要買一件?」

原PO指出,雖然Moncler羽絨服的設計獨特、價格卻相當不菲,每件外套約人民幣一萬多元(約新台幣4.4萬元)。他表示,台灣的氣候不像日本或歐洲那樣寒冷,「需要買到那麽貴的羽絨服嗎?」這樣的消費行為讓他感到困惑,因此他發文提出疑問。

原PO進一步表達了對此現象的驚訝,並認為自己可能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對這樣消費方式感到不太理解,這也讓他對台灣人的購物習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底是我遇到的台灣人很有錢,還是說他們就是很喜歡這個牌子,都要買一件?可能是我窮吧,但還是有點震撼」。

貼文一出,引起許多大陸網友討論,「沒有!這應該是有錢的台灣中年人會穿的」、「日韓也很多人穿的,十幾歲小孩都是穿這個的」、「羽絨衣要買貴點才保暖」、「品質好,可以穿好幾年」、「能出來旅遊的人當然比較富裕」。

臉書粉專「日本省錢小站」分享該文章並表示,儘管台灣的冬天並不像北海道那樣寒冷,但確實有許多台灣人會購買Moncler羽絨服防寒。粉專小編指出,原PO的觀察相當細緻,他自己認識的十位叔叔阿姨中,大概有八位來日本冬季旅遊時,「標配就是moncler還有rimowa」,兩者似乎已經成為許多台灣人出國的標準搭配。

不過,不少台灣網友則持不同意見,「我還真的沒有Moncler,去日本穿的是Uniqlo 的大衣」、「不認識這個品牌…」、「第一次知道這牌子」、「台灣寒流是真的比日本冷,但是時間很短暫」、「台灣濕冷體感溫度很低,比日本乾冷還要冷」。

據了解,Moncler是來自法國的精品品牌,以其精緻的工藝和優質的羽絨填充物著稱,且設計風格簡潔,深受時尚圈青睞。Moncler羽絨服的價格約落在3萬至5萬之間,根據款式和設計的不同有所浮動。

北海道 台灣人 小紅書 日本 羽絨衣

延伸閱讀

美國急凍冰封:影響超過6,000萬人,冬季風暴導致十年最嚴重降雪及低溫

頂大生不吃香了?主管不滿公司頻用高學歷新人 「1原因」寧聘普通菜鳥

媳婦不小心摔破碗遭罵「父母沒教」 回嗆1句讓婆婆秒閉嘴

只是多心?她焦慮男友屢接送正妹同事 網直指疑點:多餘社交

相關新聞

南港LaLaport和其他百貨差在哪?網曝2優勢:沒得比

南港LaLaport購物中心在20日正式開幕,有超過300家品牌進駐,吸引大量人潮。對此,一名網友好奇「LaLaport到底比其他百貨強在哪?為什麼人氣特別高?」。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季節限定重出江湖!日本鼎泰豐推「草莓小籠包」台日網友傻眼:認真?

許多品牌在海外展店時,除了會因應當地人口味進行菜品的調整外,還會推出限定料理吸引消費者。日本鼎泰豐推出「草莓小籠包」...

26歲只有1萬存款很慘嗎? 釣出大批網友搖頭:贏過一票人

日前一名網友在Dcard以「26歲存款只有一萬」為題,透露自己的年齡與存款,並問網友「這樣會很慘嗎?」,貼文一出,引起熱議,許多網友留言道出自己的存款,大多都比原PO少;有人則指26歲「沒有負債」就贏過一大堆人。

淡江大橋通車後「淡水交通會變好?」 在地人看好:會差很多

淡水的交通一直以來為人詬病,雖然假日總會吸引大批遊客觀光,但若提到要住在淡水,多數人則是非常猶豫,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交通問題。有網友好奇淡江大橋快要通車了,到時候淡水的交通是否會變好?雖然有人看衰,但多數在地人還是寄予厚望。

吃火鍋副餐怎麼選? 一票老饕偏愛這一物:吸滿湯汁才爽

台灣人愛吃火鍋,除了肉片、蔬菜、火鍋料之外,還會搭配飯或麵一同享受。有網友表示自己吃火鍋時喜歡配飯,但朋友則是偏愛吃麵,這也讓他好奇大家點副餐時會怎麼選擇?

明顯針對?店家強調禁帶「對面」飲料 網友吃瓜猜原因…常客曝「2件事」

一名網友近日於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貼出一張照片,是一張店內的告示,寫著「『對面』的飲料本店不歡迎,請勿將『對面』的飲料帶入本店一起用餐,謝謝配合!」,除了用引號強調「對面」二字外,還用紅字標示:對面、不歡迎、一起用餐、謝謝配合。對此有網友透露,自己是該店常客,老闆不僅會對新客人提醒上述事項,還在店內放了3面以上的八卦鏡反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