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伊朗港口爆炸增至14死750傷!橘色火焰沖天畫面曝 疑化學品釀禍

更想買!iPhone 17 Air輕薄但「不砍續航力」 蘋果2技術解決1問題

今回暖 吳德榮:明鋒面快閃一天轉雷陣雨周四鋒面再來

人手一件?他遊日驚見台人「標準搭配」 一看價格嚇壞:可能我太窮

旅遊示意圖。圖/AI生成
旅遊示意圖。圖/AI生成

近日,一名中國大陸網友在「小紅書」上分享了自己在日本北海道旅遊的觀察,他注意到當地街頭許多台灣遊客穿著Moncler羽絨服,並表示這樣的穿著已經成為了「標配」。他對此感到十分驚訝,並提出疑問,「到底是我遇到的台灣人很有錢,還是說他們就是很喜歡這個牌子,都要買一件?」

原PO指出,雖然Moncler羽絨服的設計獨特、價格卻相當不菲,每件外套約人民幣一萬多元(約新台幣4.4萬元)。他表示,台灣的氣候不像日本或歐洲那樣寒冷,「需要買到那麽貴的羽絨服嗎?」這樣的消費行為讓他感到困惑,因此他發文提出疑問。

原PO進一步表達了對此現象的驚訝,並認為自己可能因為經濟條件的限制,對這樣消費方式感到不太理解,這也讓他對台灣人的購物習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到底是我遇到的台灣人很有錢,還是說他們就是很喜歡這個牌子,都要買一件?可能是我窮吧,但還是有點震撼」。

貼文一出,引起許多大陸網友討論,「沒有!這應該是有錢的台灣中年人會穿的」、「日韓也很多人穿的,十幾歲小孩都是穿這個的」、「羽絨衣要買貴點才保暖」、「品質好,可以穿好幾年」、「能出來旅遊的人當然比較富裕」。

臉書粉專「日本省錢小站」分享該文章並表示,儘管台灣的冬天並不像北海道那樣寒冷,但確實有許多台灣人會購買Moncler羽絨服防寒。粉專小編指出,原PO的觀察相當細緻,他自己認識的十位叔叔阿姨中,大概有八位來日本冬季旅遊時,「標配就是moncler還有rimowa」,兩者似乎已經成為許多台灣人出國的標準搭配。

不過,不少台灣網友則持不同意見,「我還真的沒有Moncler,去日本穿的是Uniqlo 的大衣」、「不認識這個品牌…」、「第一次知道這牌子」、「台灣寒流是真的比日本冷,但是時間很短暫」、「台灣濕冷體感溫度很低,比日本乾冷還要冷」。

據了解,Moncler是來自法國的精品品牌,以其精緻的工藝和優質的羽絨填充物著稱,且設計風格簡潔,深受時尚圈青睞。Moncler羽絨服的價格約落在3萬至5萬之間,根據款式和設計的不同有所浮動。

北海道 台灣人 小紅書 日本 羽絨衣

延伸閱讀

美國急凍冰封:影響超過6,000萬人,冬季風暴導致十年最嚴重降雪及低溫

頂大生不吃香了?主管不滿公司頻用高學歷新人 「1原因」寧聘普通菜鳥

只是多心?她焦慮男友屢接送正妹同事 網直指疑點:多餘社交

媳婦不小心摔破碗遭罵「父母沒教」 回嗆1句讓婆婆秒閉嘴

相關新聞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考到駕照不敢上路怎麼克服? 過來人力推1方法:超級有用

拿到駕照後,敢不敢上路就是一個大問題。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考到駕照已經10年多了,但曾因為開車不小心A到,讓她開始產生恐懼,也就越來越不敢再上路了,但她認為有駕照卻不會開車實在浪費,因此想問大家該怎麼克服?

他將1飲料加入冰咖啡「上班族的續命水」 眾人躍躍欲試:感覺很提神

很多食物單一品嘗很美味,結合在一起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滋味。有網友分享自己自製的提神飲料,只要將「維大力汽水」和「冰咖啡」混合,就可化身為網美系的提神飲品,貼文也讓不少人躍躍欲試。

他轟台灣青年軟弱怕打仗 網怒駁:完全不值得

兩岸關係升溫,雖暫不影響生活卻也造成人心惶惶。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砲轟年輕人不願上戰場。原PO以「台灣年輕人是不是因為太軟弱才怕打仗?」為題,表示發現很多年輕人害怕打仗,更怕徵召上戰,然而他認為「該打就打」保家衛國的精神是必要的,對此網友怒回「愛台灣這片土地,但不代表我得為此付出生命」。

他見百元鈔被畫詭異符號怒「不要毀損國幣」 內行人:可招財

有時候拿到鈔票會發現上面被人用筆寫上文字或數字,但如果畫上奇怪的圖案,拿到的人可能會覺得怪怪的。有網友之前收到兩張百元鈔,正面、反面都被畫上看不懂的文字符號,讓他氣得大罵「不要毀損國幣」。

「什麼症頭?」他逛好市多1習慣爆共鳴 一票人狂點頭:我也會

些民眾在買東西前,習慣先準備好購物清單再到賣場採購。不過,有網友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分享,自己在逛好市多時,都會忍不住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