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國也受影響!西班牙、葡萄牙驚傳大停電 列車停駛地鐵疏散

克宮:俄羅斯再次準備展開和平談判 5月8至11日暫時停火

堂妹貼文掀波 蔡阿嘎向家人鞠躬道歉:我不是嘉義阿賢

父親每月捐血竟累積超過1400次! 網大讚:人間菩薩

原PO父親定期捐血合計高達1406次,相當於每2週捐一次血。示意圖/ingimage
原PO父親定期捐血合計高達1406次,相當於每2週捐一次血。示意圖/ingimage

「捐血一袋,救人一命」是眾所皆知的捐血標語,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今以「血液成分療法」給予病人所需的血液成分,讓血液運用出最大的功能。近日,有網友的父親竟已捐血超過1400次,今年因受年齡阻擋而無法繼續累積的紀錄,也讓她忍不住發文分享。

一名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表示自從她有記憶開始,父親每個月都會捐一次血小板,她也因此深入了解所謂的「分離術捐血」,除了捐血時間相對費時之外,還需保持身體健康才可以執行,因此父親每到捐血的前一晚,都會喝魚湯來保持血液清澈。

原PO也提到,父親非常重視捐血這項活動,每個月都一定會排除萬難,只為了捐一次血,從開始至今已累積多達1406次,除了捐完會在臉書打卡分享之外,也會在工作的箱子上貼出「捐血救人」的字樣,只為了和大家推廣這項充滿意義的事情。

而今年,父親正好度過70大壽,超過捐血者健康標準規範之年齡,因此他也在生日前去捐了人生最後一次血,如此偉大的精神與紀錄讓原PO忍不住發文留念:「無論如何,都超值得紀念!生日快樂~臭老爸,希望你可以長大成人~我會繼續當你的管家婆,還會邀約你孫女一起管。」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對原PO父親的偉大精神表達敬佩,「我時常需要被輸血,每次都很感謝每位捐血者,真的都是人間菩薩」、「能捐血助人這麼長時間,代表令尊身體很健康耶,是個有福報的人」、「好溫暖!感謝伯父,70歲以後該把責任交給年輕人了」、「義行可風的長者!」

根據台北捐血中心介紹,分離術捐血是一種特殊的捐血方式,將捐血人的血液抽出後,在密閉無菌的離心缽內,藉由血液分離機分離出血小板或血漿等血液成分;其他成分(如紅血球)則立刻送回捐血人體內。只要年滿17歲、60公斤以上、一年內曾捐過血且常規檢驗合格者,就能參加「分離術捐血」,拯救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捐血中心

延伸閱讀

捐血超過700袋!熱血鬥士罹患血癌 植髓救命重生

台北捐血中心血液庫存量剩4.1天 籲踴躍捐血

年假急診爆滿、用血量增近1成 全台血液庫存只剩5.3天

全台血庫告急 江啟臣挽袖捐血直播號召全民「熱血過新年」

相關新聞

窮人孩子難翻身? 她列理由引過來人共鳴:真的很痛苦

羊水真是人生分水嶺?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窮人的孩子難翻身」為題,分享臉書粉絲專頁「The Rich Mindset 富人思維」整理的四點,表示看完心有戚戚焉,第三點更是中肯,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點外送忘記買購物袋 她愧疚多給100元小費被男友酸「浪費錢」

外送小費應該給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使用外送平台叫了生活用品卻忘記加購袋子,第一位外送員接單後疑似因為不好拿而取消,第二位外送員卻客氣表示沒關係,愧疚的她最終給了100元當做小費表達謝意,男友得知後卻酸不如給他讓他去買,氣得原PO說「聽到整個火起來」,也好奇問網友應該給多少才合理。

全聯、家樂福各有擁護者 網友曝4大差異:異國商品找這家

全聯超市因門市遍布全台、商品齊全,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日常採買首選。近日有網友分享,住家附近10分鐘步行範圍內,同時有全聯與家樂福,但他近期偏好去家樂福更多,並列出4大原因,引發熱烈討論。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考到駕照不敢上路怎麼克服? 過來人力推1方法:超級有用

拿到駕照後,敢不敢上路就是一個大問題。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考到駕照已經10年多了,但曾因為開車不小心A到,讓她開始產生恐懼,也就越來越不敢再上路了,但她認為有駕照卻不會開車實在浪費,因此想問大家該怎麼克服?

他將1飲料加入冰咖啡「上班族的續命水」 眾人躍躍欲試:感覺很提神

很多食物單一品嘗很美味,結合在一起也有意想不到的好滋味。有網友分享自己自製的提神飲料,只要將「維大力汽水」和「冰咖啡」混合,就可化身為網美系的提神飲品,貼文也讓不少人躍躍欲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