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以色列撕毀停火協議原因曝!加薩增至342死 內唐亞胡嗆加倍奉還

被影射是殺人兇手!金秀賢公司火大「發12頁聲明」駁:沒強迫金賽綸還債

比特犬為何二次咬人?原來飼主「這些承諾」沒做到 將重啟調查

網列南韓旅遊10大禁忌:切勿使用「一詞」稱呼店員

許多人喜愛到南韓旅遊,享受獨特的韓流文化。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喜愛到南韓旅遊,享受獨特的韓流文化。示意圖/ingimage

近年來,許多人喜歡到南韓旅遊,除了機票便宜之外,部分店家都能使用中文溝通,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困擾,不過異國文化的差異若被忽略,恐怕會造成他人困擾。旅遊部落客「貓小姐」在社群平台分享10個到南韓旅遊須注意的小細節,建議民眾多加留意。

日韓旅遊部落客「貓小姐」在Threads上發文,分享南韓旅遊應注意的10大禁忌:

1.不要隨意拍照

南韓人重視隱私,拍照前務必徵求同意,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2.結帳禮儀

結帳時應將現金或卡親手遞交,直接放櫃檯會被認為不尊重對方。

3.避免坐博愛座

博愛座專為老人或需要幫助者設置,即使車廂擁擠,也請留給有需要的人。

4.用餐禁忌

與長輩用餐時,需等他們先動筷;切勿將筷子插在飯碗中,這是喪禮習俗。

5.公車禁食

公車禁止飲食,若手持手搖杯有機率被拒絕上車!地鐵雖無限制,但建議避免吃東西影響他人。

6.不要隨意喊「阿珠媽」

稱呼店員時,用「這裡(여기요)」更禮貌,隨意喊「阿珠媽」可能冒犯對方。

7.稱呼「歐巴」要謹慎

女生隨意稱呼陌生男性「歐巴」(哥哥),或男性喊女生「努那」(姊姊),可能被認為不禮貌或過於隨便。

8.敬語與半語

與陌生人或長輩交談時,務必使用敬語(如「~요」),半語只適用於非常熟悉的朋友。

9.廁所衛生紙

部分南韓廁所備有垃圾桶,表示衛生紙應丟入桶內而非馬桶,以免造成阻塞。

10.喝酒禮儀

與長輩喝酒時,避免正面乾杯,將頭稍微側過或用手遮擋更顯禮貌。

也有網友補充,南韓超商的熱食品項很少,沒有微波炸雞、微波水餃,只有便當、飯糰跟漢堡,若想吃宵夜就只能泡泡麵了,不過餅乾與咖啡冰杯的選擇倒是有很多;另外,南韓的公車密度很高,搭乘下來也很方便,公車亭的座椅甚至是熱的!而地鐵雖然價格偏貴,但會提供轉乘優惠,交給民眾自行斟酌。

出國旅遊 南韓 觀光

延伸閱讀

Jennie新歌〈Zen〉訂製服超狂!破千顆「金屬鏤空裝飾上衣」致敬傳統神獸

《廚師的迫降:客家廚房》台韓明星聯手 異國美食交流全紀錄

每30秒賣出一個!韓國第一名草莓蛋糕 將快閃台北晶華

2024年韓國最愛歌手Top 10!NewJeans、IU穩坐國民心頭,BLACKPINK、BTS休團仍超夯

相關新聞

他染1病毒痛苦喊「要死了!」 過來人崩潰:至少一周才痊癒

台灣近期諾羅病毒疫情升溫,一名網友分享,近期被診斷出感染諾羅病毒,持續不斷上吐下瀉,讓他崩潰直言「要死了,我要多久才會好?」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哥哥出差大嫂突生產 閨密狂轟還勸「離婚」網酸:叫她們養

懷孕後期寶寶出生的時間不一定,醫生通常會給預產期,不過寶寶可能會提早誕生。日前有位網友表示,大嫂的預產期在3月底,所以哥哥很放心去南部出差,結果大嫂突然生下寶寶,哥哥隔天趕緊回來,卻被大嫂的閨密責備,甚至挑撥兩人離婚。

結婚才發現朋友很少...她嘆做人失敗 網有感:發喜帖一堆人裝死

結婚時邀請朋友,卻發現「朋友太少」,如何調整心態呢?一名女網友發文表示正籌辦婚禮,也邀請朋友參加婚宴,但回覆會來的人少得可憐,讓她不禁感嘆「做人失敗」。對此,有不少過來人分享經歷,表示「發喜帖一堆人裝死」,建議平常心就好。

生理期肚痛想吃巧克力…她向外送店家提需求 老闆貼心之舉暖哭眾人

民眾使用外送平台點餐時,若有特殊需求可以在備註欄上註明。一名網友分享生理期想吃巧克力,但肚子非常痛無法出門買,於是在外送平台上點餐,備註希望老闆在巧克力吐司上多抹點巧克力...

便宜物品被偷該報警嗎?她憂浪費資源 贊成派:別變社會病態助力

便宜的東西被有心人士偷取,應該選擇報警來捍衛自身權益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自己的一個「贈品」運動水壺被偷了,很難過有想過報警,但又擔心那麼便宜的東西還要報警找回來浪費社會資源,於是詢問網友:「便宜的東西被偷會報警嗎?」。

洗澡要不要搓身體? 過來人曝善用「2物品」:真的差很多

你洗澡通常都耗費多少時間?有一名女網友表示自己洗澡至少需要花20分鐘,以往都只會認真清潔大腿以上,自從用毛巾搓澡後,才發現自己的腿其實很白,讓她相當驚訝,因此發文和大家分享,「原來洗澡有沒有搓真的有差!」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