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料理卻不比外食省錢? 網友建議:先改變價值觀

有一名女網友認為在家煮飯不僅沒比外食便宜多少,還要花時間準備及善後。示意圖/ingimage
有一名女網友認為在家煮飯不僅沒比外食便宜多少,還要花時間準備及善後。示意圖/ingimage

大街上美食餐廳琳瑯滿目,不少人喜歡與家人、朋友相約在餐廳共進佳餚,酒足飯飽之餘心情也跟著好起來,但若是每天都以外食為主,長久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分享一家三口平時的理財規劃,認為自己太過拮据,因此發文詢問:「大家一個月餐食費大約是多少錢?」

一名女網友在Threads上發文,說明一家三口每個月餐費約莫3萬元,平時在家一頓晚餐四道菜就花費700元,不僅沒比外食便宜多少,還要花時間準備及善後;夫妻兩人若到餐廳消費,一餐也都要1000元起跳,而原PO希望能將每個月的餐費控制在一萬元左右,因此發文詢問:「大家一個月餐食費大約是多少錢?」

貼文發布後網友紛紛給出建議,不少人認為在家料理一頓晚餐,2、300元就很夠用,「一餐煮700是餐餐吃鮑魚、龍蝦、牛排喔…煮三種菜頂多也才100」、「一頓晚餐自煮700,用料應該都是貴的或食量很大」、「我自己煮兩個人一餐平均200,沒必要每天四菜一湯吧,有時候炒飯、炒麵、水餃,吃得飽也煮得輕鬆」。

有網友針對原PO文章內容,給出實質性的回饋,「採買很重要,要省錢的話就不是想吃什麼買什麼,要挑便宜的買,用買到的食材去發想菜色。高級的食材如蝦、魚、牛肉,真的喜歡一週挑一兩天吃,不要讓省錢感覺很壓抑。肉抓100、蛋三顆抓30、蔬菜類抓50、主食與調味料抓20,如果今天用了$200的魚排超出預算,那就看是不是從其它餐去微調」。

也有少部分網友認為在煩惱預算前,應該要先改變飲食的價值觀,「自己煮,食物不一次煮完,學會分裝冷凍,如花椰菜汆燙後冷凍、漢堡排、咖哩醬,真的會蠻省的」、「可以先從目前的餐費嘗試減少看看,例如原先一餐500降到400,在能吃飽但又花費少的前提下去減少餐食的花費,一段時間後,妳就會摸索到既合適妳又不會花費過高的餐費開銷」。

外食 理財 省錢 餐廳

延伸閱讀

速食店內用循環杯擦出深色污垢 衛生問題引人擔憂

自己煮不見得比較健康!8個常見做飯習慣比外食更傷身 長期累積恐致癌

到底貴什麼!他問健康餐跟自煮差在哪 愛好者吐實情:健康非主因

早中晚餐都在外解決?營養師分享「外食7攻略」輕鬆吃出健康

相關新聞

一早吃什麼才不容易胖? 這2樣最多人點名:很健康

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而台灣人的早餐比起外國還來得更加豐盛且多樣。有一名女網友好奇大家早餐都吃什麼,吃哪些東西比較不容易胖,貼文引起討論,其中蛋和黑咖啡最多人推薦。

兒時零嘴!她分享1果實讚「好吃」 內行人提醒:綠色有毒不要碰

野外常常能發現一些植物的果實,有些可以吃有些不能吃,如果不小心誤食可能會危害健康。有一名女網友在臉書分享一種小果實,有深紫色、綠色兩種顏色,不少內行人一眼就明白這是龍葵的果實,但也提醒綠色的有毒,千萬不能吃。

神秘機台進駐全聯「4/2啟用」 顧客傻眼:以後買菜變1小時

寶可夢不只小朋友喜歡,大人也深受著迷,不少超商、遊樂場所都可以看到遊藝機台前擠滿了玩家對戰,如今就連全聯超市也要引進。有網友發現寶可夢的機台已經進駐全聯,還用大的透明塑膠袋包覆起來,不少家長看了都直呼「以後去全聯不能帶孩子了」。

她想用快煮壺又怕耗電 台電提醒使用「4不」:省電也安全

多數租屋族的電費計算方式,都是由房東自己制定,通常是一度5元、6元不等來收費,因此租客就得特別小心用電,以免荷包失血。有一名女網友透露想在租屋處用快煮壺,但擔心功率太大很耗電,所以想請大家給一些意見參考。

ATM存錢「螢幕金額多400元」 內行曝銀行處理方式:別太高興

ATM(自動提款機)的設置非常普及,除了各金融機構,超商、捷運站等人潮多的地方也看得到,也讓許多人存、提款增添便利性。有一名女網友日前使用ATM存款時,竟發現螢幕上顯示的金額比自己存的金額還多,讓她嚇了一跳。

起飛前多久到機場較保險? 過來人曝最佳時間:國內外有差

不少人都會規畫假期出國旅遊,但因為還要托運行李、安檢、過關等程序,因此通常會提前好幾個小時到機場。有網友認為上述這些動作也花不了多少時間,為何一堆人都呼籲要提前3小時到機場等候。有過來人就建議在國內最好提早2小時抵達,國外的話則是提前3小時比較保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