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德1年變了個人!閨密大聊約砲戰績 她閃避話題被嫌太保守

好友赴德交換變超開放,她崩潰上網抱怨。 示意圖/ingimage
好友赴德交換變超開放,她崩潰上網抱怨。 示意圖/ingimage

閨密去德國交換一年性觀念大轉變!一名網友苦惱地在Dcard抱怨,自己大學時期的好姐妹畢業後赴德交換一年,回國約敘舊時發現她在歐洲玩超開,不僅和愛情長跑幾年的男友分手,還在國外大肆約砲,觀念保守的她直呼聽不下去,要分開時暗示閨密下次別再聊這話題,反被調侃太保守,心緒混亂的她上網詢問網友意見。

原PO表示,閨密這幾天剛從德國交換回來,所以碰面聊了一下卻發現對方變好多,她強調尤其是感情觀的部分,讓她非常震驚,開始覺得兩人距離變得遙遠。她補充好友去德國之前有一個穩交幾年的男友,感情一直不錯也見過彼此家長,但如今兩人已分手,好友在德國還常常跟人約跑。

想到曾經保守的好友,她直呼「完全不敢相信」,不知道為什麼才交換快一年就變了一個人。不僅如此,原本原PO還安慰自己畢竟是歐洲又靠近大城市,不被影響是不可能的,體諒好友就只是想體驗一下。沒想到好友又補充自己約砲人數實在是有點多,她忍不住問要不要檢查一下身體,好友卻說只要沒有愛滋就好,還強調「德國的事就留在德國,不會影響未來的關係的」。

好不容易結束聊天,原PO委婉暗示下次可不可以避開這類話題,好友卻認為是她太保守。她無奈抱怨「這對完全無法接受約和嫖的我來說,聽這些經驗分享真的很痛苦」,雖然自己想要讓朋友有被傾聽的感受,另一邊卻有自己內心的道德在瘋狂說不。她補充自己當時一直忍不住看向好友都是瘀青的膝蓋,崩潰喊「好希望我的想像力能差一點就好了」。

貼文曝光不少過來人留言安慰,「她已經不再是妳認識的人了,就由她去吧」、「如果真的不能接受就慢慢淡掉吧,維持好心中的那把尺比交友重要多了」、「朋友也是去國外念書後整個超級開放」、「沒有誰對誰錯,但朋友的頻率已經不對調了」、「可以試著把話題帶到別的地方,要是真的受不了就慢慢疏遠吧」、「歐美那邊跟我們的文化差異真的很大,去那邊交換一年之後性方面價值觀都會不同」。

交換學生 價值觀 德國 朋友

延伸閱讀

農會工作超涼?內行曝入職潛規則 過來人搖頭:這方面壓力大

中職/球迷情勒「沒看鏡頭」惹哭小龍女 賴可霸氣嗆:當我們會通靈?

不是ㄘㄨㄛˋ!基隆美食鼎邊「趖」念錯30年 正確讀音含義曝光

「吃出幸福感」是真的!營養師教你吞3物轉換心情 4招改善食慾不振

相關新聞

她跟媽媽閒聊發現「媽不知1常識」 網笑:有驚無險地長大了

嬰兒的飲食跟大人不同,有很多食物若不小心餵食,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日前有一名網友跟媽媽聊天,談到「嬰兒不能吃蜂蜜」,發現媽媽完全不知道,讓她很疑惑自己怎麼長大的。對此,網友幽默表示「人生成就達成:第一次逃過鬼門關」。

他不解雙北人寧花30分鐘搭高鐵通勤竹北 網指關鍵:犧牲父親就好

高鐵通勤方便,許多人會選擇從新竹公司往返台北住所。一名網友發文質疑,許多台北人搭乘高鐵到新竹上班,就算搭高鐵也要30分鐘,為何不直接在台北就近上班或買房在公司附近呢?對此,不少網友認為是「房價」的緣故。

國美館外街道成老爺爺自然畫布 網友讚嘆:捨不得破壞

你有見過大自然中的藝術家嗎?一名網友日前參觀完國美館後,在路邊發現一位爺爺正用雙腳,重新排列地上的落葉,使其成為一幅美麗的作品,許多人也曬出自己曾「巧遇」過的照片,讓網友大讚:「實在是太可愛了!」

阿嬤重男輕女不買麵給孫女 弟不捨欲哭!老闆1舉動網讚:暖男

「我是真沒想到這年代還有重男輕女這種陋習」,一名經營麵店的男網友在社交平台訴說。據他所見,有天一個阿嬤帶她的男孫上門買炒麵,但她只想買給男孫吃,結果該名弟弟不停求阿嬤也要買給姊姊吃,阿嬤答應,但點餐時分別買一份最貴和最便宜的炒麵,後來老闆想出一招暖心方法,解決姊弟倆遭受不平等對待的問題,讓弟弟最後放下心帶著笑容拿餐點離開店家。

北捷宣導「4件事」比手扶梯兩側可站更重要? 網:搭捷運三不五時火氣大

你覺得台北捷運還有何待改善之處?一名網友近日在社交平台指出,相較於「手扶梯兩側皆可站立」,北捷更應該宣導的是,「先讓車廂內的乘客下車,再讓在月台等待的人上車」。貼文一出,網友紛紛討論起北捷應該還要加強宣導哪些事項,除了原PO貼文的「先下車後上車」外,還有人提出,後背包往前背、無論在車內車外都別堵在車門口、遵守月台的排隊規定。

網列赴泰國旅遊8大誘人因素 一票人點頭:去過還想再去

近期泰國擄人事件頻傳,不少人開始擔憂赴泰旅遊是否安全?據外交部說法,泰國曼谷大部分治安尚屬安全,偶爾會出現夜生活場所的詐騙消費案件。不過,就有網友在社群平台分析出8大泰國的危險徵兆,勸大家務必要三思而後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