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被朋友當代購!她怨該等回國再貼照 網勸一招「海闊天空」

網友抱怨出國被朋友當代購,眾人勸她學會拒絕。示意圖/Ingimage
網友抱怨出國被朋友當代購,眾人勸她學會拒絕。示意圖/Ingimage

好不容易放假想來場自由行,開心在社群平台分享心情卻被好友當成代購?一名網友在Dcard上發文抱怨自己之前自由行收到一堆人「麻煩」她代購,讓本就不充裕的旅遊時間因為要幫朋友買東西變得更緊迫。她以「自由行真的不要讓別人知道」為標題發文抱怨,吸引不少網友紛紛回覆。

原PO說自己前陣子出國時,在Instagram上分享了幾張照片,結果馬上被朋友發現她人在國外,立刻請她幫忙買菸。問題是當時的原PO根本沒有買託運,能放東西的只有隨身包10公斤額度,更重要的是這個隨身包要支援她奔波兩個國家。不只這位朋友,她補充還有另外一位更誇張,看到她出國的消息立馬打給她講不停。她抱怨出國時尤其是自由行「真的超忙」,因為需要一手包辦行程、找路、美食等等各種瑣事,根本沒空。

原PO也解釋自己的觀念是「當被別人知道她出國後,沒有買伴手禮給對方會覺得很奇怪」,但自由行本身又是一直在移動、看風景、踩點的行程,時間本身就很不夠用也沒有多餘時間去逛街,她表示又不是包車旅行團,出國不像在台灣騎機車哪裡都近,在當地就算每天有叫車,走路步數都是兩萬步起跳。

這次自由行經驗讓原PO忍不住喊「人真的要低調一點,要po東西等回國再來洗版」,畢竟整路都煩惱大家的伴手禮真的很累。她總結「出國就安靜的出遊,欣賞美景爽吃好吃的美食」,直呼「真的沒有必要告知天下」。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在底下留言附和,「之前出國自由行也被同事拜託買東西,搞到後來還得空出時間去店家買同事要的東西」、「從來不跟別人說自己出國,每次都回來後再發文,不要臉的人太多了」,也有人表示應直接回絕,「有人請我幫忙帶東西我都拒絕」、「拒絕情勒,海闊天空」、「學會拒絕比較重要,不只旅行任何事都是」、「妳應該要審視一下自己的交友圈,為什麼這麼多沒有同理心、愛佔人便宜又厚臉皮的人」。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代購 朋友 自由行

延伸閱讀

台北以外超不友善!外國客「2致命傷」嘆自由行好難 網不挺:又不是只有台灣

跟團去富國島3分之1是小孩…她怨整天忍受哭鬧尖叫:不能自由行嗎?

韓國自由行還是跟團?半自助旅遊是什麼?四招幫你做好決定的必看韓國旅遊攻略!

相關新聞

「吃了一個松鼠」母誤用標點符號嚇死兒 網猜原意笑:白雪公主變巫婆

標點符號的使用,能讓語意表達得更清楚,但若使用錯誤,恐會使讀者「會錯意」。「中午在228公園等時間,吃了一個松鼠,鴿子,鳥鳴相伴,蠻好的午餐」,一名網友在Threads貼出母親傳給他的訊息,笑稱這段對話真的差點嚇死他,引起大家熱烈討論,有人則推測原意應為:「吃了一個蠻好的午餐,松鼠,鴿子,鳥鳴相伴」。

為何不趕快射水救火?消防員揭4原因 回擊酸民「沒那麼簡單」

火警發生,消防人員趕緊射水撲滅就沒事了?一名消防員在社交平台怒批,在火災現場常聽到酸民怒罵「消防員怎麼不趕快射水啦」,讓他既氣憤又無奈地說明道,救災任務並非酸民所想的簡單,除了消防栓與消防車本身供水有限,從戶外射水更會將火煙往建築內部趕,導致在屋內救災的消防員相當痛苦。

醫護獨有特技?她飆速唸經「師父敲木魚跟不上」 網笑翻:不是在交班

在葬禮唸經時,若突然被師父問「你在幹嘛」,你會有何反應?一名女網友近日在社交平台透露,她在葬禮幫阿嬤唸經時,師父突然問她,「妳在幹嘛?」讓原PO嚇了一跳,原來是師父好奇她的工作,因為她的語速快到師父敲木魚的速度都跟不上。對此,原PO表示自己是在醫院工作,貼文也引起醫事人員的共鳴,表示在醫院工作語速真的會比一般人還快。

捷運遭推擠險窒息!OL曝通勤意外「宛如梨泰院事件」:真的會死人

上班時間車廂擠爆已是通勤族日常,但過於擁擠的環境容易發生意外。一位OL就抱怨「差點在捷運內死掉」,指出搭車時,明明車廂已滿載,卻仍有一群人用力撞進車廂好「卡位」進去,她瞬間被擠壓到無法呼吸,經過漫長的

21歲沒出過國…背學貸女大生想衝卻猶豫 網勸進:一前提下值得任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少人喜歡出國開拓視野。一名女網友在Dcard透露,自己今年21歲還沒有出國經驗,非常嚮往。不過因為自己還背著學貸又覺得花錢旅遊很有罪惡感,猶豫要不要踏出這一步,她以「錢花在出國玩值得嗎」為標題發文,詢問大家意見。

何必花錢旅遊?他指看YouTube也能體驗 遭一面倒駁:這款收穫無價

花錢旅遊或省錢,你會如何抉擇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無論是出國旅遊或國旅都要花很多錢,且在家看YouTube也能獲得新體驗,不如把出國的錢省下來當生活費或投資,可以提早退休,對此,網友們反駁旅遊的「回憶」才是最珍貴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