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狂發IG限動「出社會後卻不太更新」? 過來人曝原因
許多人喜歡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生活,不過一名女網友就分享,她發現身旁朋友出社會後,越來越少更新社交軟體上的生活動態,以前大學每天都有滑不完的Instagram限時動態,但畢業、出社會後,朋友們發動態的頻率急遽下降,好奇詢問「大家出社會後會比較少發IG動態嗎?」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以前大學時,身旁朋友都很愛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舉凡吃飯、打球、唸書等等,都會發一篇IG限時動態,她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動態。但畢業兩年後,這些朋友更新的頻率卻大大降低,只有碰到出國、結婚、久違聚餐、取得工作成就等大事時,大家才會發動態,平時幾乎不會分享日常生活瑣事。
此外,原PO也發現,會觀看或回覆自己動態的朋友也減少了,以前可能一篇限時動態就有10幾人回覆,現在只剩特定幾個朋友會回覆,「是上班都太忙了嗎?還是覺得日常瑣事沒什麼好分享?還是社交漸漸不再是生活的重心? 大家的好友圈也會這樣嗎?」
文章引起討論,網友紛紛回應,「每天就是朝九晚五的固定無趣生活,是要發什麼」、「不只少發動態,連朋友的動態都懶得看了,覺得很無聊,沒啥意義」、「有欸,我覺得非常明顯,畢業一年,朋友中有在工作的,發限動頻率明顯下降」、「生活忙碌起來,也沒時間在意這些了」、「怕別人眼紅,也怕自己眼紅」、「有,而且除了有人結婚外,平常也不太會聯絡,基本上就是沒有社交生活的狀態」。
也有人認為,可能是出社會後心態有所轉變,「我覺得算是價值觀的改變吧,學生時期多多少少都會發限動,可能是為了獲得關注或記錄,不過隨著年紀增長,可能開始覺得自己拍照紀念就好,不必和大家分享」、「以前發文有一大部分是想博取關注、被羨慕,出社會後反而不想攀比這些了,專注在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活在別人的評價裡」、「變得不太在意沒跟到別人的近況,社群軟體的使用率就下降一些」、「出社會後,除了時間變少外,也開始學著沈穩與內斂,發覺不是什麼事情都得昭告天下,不要急著彰顯與外放自己」。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