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劉寶傑請辭「關鍵時刻」退群組 將由他接棒?東森回應了

黃仁勳京滬年會戴AI眼鏡大跳APT. 員工們激動到尖叫吶喊

離奇命案!台中8旬婦肚痛診所候診突暴斃 目睹民眾嚇壞

日本人愛吃壽司拉麵等高澱粉卻很瘦 網揭3關鍵原因:你可以嗎?

網友好奇問,為何日本人常吃高澱粉食物,卻很少看見胖子。示意圖/ingimage
網友好奇問,為何日本人常吃高澱粉食物,卻很少看見胖子。示意圖/ingimage

在社群媒體濾鏡下,讓許多人產生容貌焦慮,會時常注意身形與外表。不過一名網友指出,日本人幾乎餐餐吃澱粉,路上卻沒什麼胖子,他好奇詢問原因,對此,一票網友認為是「交通方式」、「運動風氣」、「飲食習慣」所致。

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上發文表示,日本人幾乎每餐都吃壽司、拉麵,這些都是澱粉類食物,吃多容易發胖,但走在日本大街上,卻很少看見胖子。反觀台灣,他覺得相對有更多體格豐腴的人,因此問道:「日本人超愛吃澱粉結果比台灣人瘦的原因?」

對此,有鄉民點出是因為交通方式所影響,「台灣人懶,把機車當腳用」、「我們機車太方便了」、「光去巷口便利商店都要騎機車,你想呢?」、「北部捷運那麼方便,結果還是有人硬要塞車去上班」、「台灣人就是近一點的騎機車,遠一點的開車」、「他們(日本人)通勤都搭電車,都要走一段距離」;也有人認為是運動風氣的不同,「日本人愛走路」、「日本人運動習慣也比台灣好多了,學校一堆運動社團,上班後都還有不少在打球、踢球的」、「他們每天走一堆路 你可以嗎?」

還有人指出,台灣人的飲食習慣也會導致發胖,「台灣人是隨時在吃,餓不得」、「澱粉先不談,不少台灣人真的愛亂吃」、「(日本)沒有夜市雞排、手搖杯也是原因」、「台灣人吃超油超甜又不運動」、「台灣人胖是因為重油吧」、「因為台灣人愛喝飲料,吃熱炒油炸」、「台灣超商含糖飲料一堆,還有滿街的手搖飲,日本超商只有無糖綠茶」。

而針對「吃澱粉容易胖」,營養師張益堯表示,精緻醣類才是真正增肥元凶,例如可樂、汽水、蛋糕、餅乾,而且與白飯相比飽足感較低,會使人過多攝取。他建議想減重的民眾,應該減少精緻醣類的攝取,而不是完全不吃澱粉。

日本 減重 肥胖

延伸閱讀

他許願蓋「台澎跨海大橋」 網搖頭:沒看到中間那個深水區?

心情差…高中生月花7.3萬「紓壓」!一項理財習慣獲讚「乖小孩」

電價4月才要漲…荷包蛋先反映物價?一張早餐店菜單嚇壞眾人

去夾菜位子就被占…他怒喊「歐巴桑沒下限」 網揪1點不挺:你也很討厭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該收該退?客戶送高貴名牌生日禮 她見耳環泛黃懷疑「二手貨」

當朋友贈送「二手」的飾品,你會感覺不舒服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和客戶一直有互相送禮的習慣,去年客戶突然送一對「精品耳環」,一開始感到受寵若驚,但後來發覺耳環泛黃,懷疑是「二手貨」。

深夜強震驚醒!印尼看護「1舉動」眾人淚目:好感動

今日凌晨嘉義大埔發生6.4地震,是近50年來規模最大一次,地震發生於深夜嚇壞不少民眾。一名女網友在Threads貼出監視器錄像,影片中可以看到地震當下,家裡的看護馬上上前護住阿嬤,下意識的反應不僅感動原PO更讓網友淚目喊「好感動,請一定要多善待她,也幸好你們都平安」。

夜市隨便花就要600元 他吐心聲:只賺30K怎麼夠用?

現在物價上漲,許多小吃店都撐不住,連漲5到10元。日前有位網友有感而發指出,兩個人逛夜市就花了600元,讓他質疑「月領3萬的人有辦法過日子嗎?」對此,有許多人建議,「月收3萬自己煮比較省」。

一手包辦機加酒行程…她帶同事出國被怨「太貴」心寒想退了

出國旅遊若是遇到「擺爛又愛抱怨」的伸手牌,可說是最雷旅伴,也會影響出遊的興致。有網友規劃與同事出國,他貼心的一手包辦整趟旅遊計畫,包括預定機票與飯店等,想不到同事卻私下向其他人抱怨「訂貴了」,使她相當心寒。其他人建議她不如「獨旅」,避免旅途中還會出現其他爭執。

日本什麼東西比台灣貴? 過來人曝「1費用」:金額嚇死你

日本是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國家,一名網友在Dcard以「日本有什麼比台灣還貴」發文閒聊,表示每逢旅遊旺季,大家總會討論買哪些東西比在台灣便宜,讓他不禁反思「反過來說日本有哪些東西是相同等級實際上比台灣還貴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