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來台生活2年「被炎熱天氣嚇瘋」 喝到1飲品震驚狂讚:身心都清爽了

一名來台灣生活兩年的日本人表示,最不能適應的是台灣潮濕又炎熱的夏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來台灣生活兩年的日本人表示,最不能適應的是台灣潮濕又炎熱的夏天。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個人獨自在異國他鄉生活,難免會碰到不適應的氣候、文化差異或食物等。一名日本編輯就分享到台灣生活近2年,最不能適應的就是夏天濕熱天氣,她一問朋友才知道,原來在台灣一定要做好防中暑措施,對方還推薦一款解熱飲品,該名日本人起初怕中藥味不敢嘗試,直到喝下一口被震驚到,直呼「身心都涼快了半截」,從那時起,還變成了該飲品的鐵粉。

日本新聞網站Grape刊出一則文章,內容為一名日本編輯Uuka分享來台灣生活2年的心得,她表示2年當中,最不能適應的就是台灣悶熱潮濕的夏天,雖然受到全球極端氣候影響,日本的夏天很熱,但處於亞熱帶的台灣更熱,令她意外的是,在台灣好像很少人去談「中暑」的話題,她好奇去問台灣朋友,朋友就直言「因為台灣人把天氣熱視為理所當然,所以每天都會做好防暑措施」。

朋友也為Uuka買了台灣常見的飲料「仙草茶」,讓她解熱消暑,起初Uuka害怕中藥味不敢嘗試,「因為它是一種中草藥,我很在意它散發的獨特氣味」,後來鼓起勇氣嘗試,一喝不得了,Uuka直呼被震驚到,「幾乎沒有想像中的苦味,清爽的香味穿過了我的鼻子,也許是心理作用,我的身體也變得凉爽了」。自此之後,Uuka完全成為仙草茶的愛好者,甚至會後悔之前為什麼避開。

Uuka喝到仙草茶被震驚到,直呼身體都涼爽起來,很後悔自己之前都不敢嘗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Uuka喝到仙草茶被震驚到,直呼身體都涼爽起來,很後悔自己之前都不敢嘗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Uuka表示,在日本,仙草通常都以果凍型態出現,但在台灣會將仙草製作成果凍、茶類和甜糖漿等不同種類食品,「作為中醫食材的仙草,有冷卻身體的效果,對中暑和解除疲勞有好處,雖然中藥容易給人一種死板印象,但在台灣卻能夠被做成剉冰、茶,且日常使用」。

Uuka也說,除了仙草茶,台灣的夜市和便利超商也有賣其他解暑的飲品,像冬瓜茶、綠豆茶、青草茶等,讓民眾有解熱需求,就能隨時隨地買到,「不僅好喝,還能輕鬆應對中暑,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中暑 中藥 中醫 台灣人 夜市 日本 極端氣候 超商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什麼症頭?」他逛好市多1習慣爆共鳴 一票人狂點頭:我也會

些民眾在買東西前,習慣先準備好購物清單再到賣場採購。不過,有網友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分享,自己在逛好市多時,都會忍不住跟...

電影院「最好看的國片」是哪部?一票人狂推這部:窒息感太真實

近年來隨著串流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人選擇宅在家看電影,會選擇踏進電影院的人數明顯減少。不過有網友在PTT發文,「大家去電影院看過最好看的國片是?」,回顧台灣電影從低潮到復興的過程,引起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一部恐怖片更以壓倒性票數被封為「近年最強國片」,就是2022年席捲全台、票房突破1.7億元的《咒》。

香港vs.台灣!韓網旅遊新選擇 出國狂讚「這一地」:壓倒性勝利

不少台灣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日本、韓國或新加坡等鄰近地區,而台灣近年來也成為其他國家出國的首選,近日臉書專頁「韓網評論翻譯站」便貼出一篇受到韓國網友熱議的文章,文中詢問「香港和台灣相似卻又不同的兩個旅遊地點,其他人會更偏好哪個地方?」

中年轉職計程車司機「得吃老本?」 同業曝關鍵問題:我月薪10萬

中年失業容易讓人手足無措,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前陣子被公司裁員,投了很多履歷都沒上,於是轉行當計程車司機,但是也沒有賺到錢,讓他無奈表示「想問中年失業的大家都會做什麼工作?」對此,有計程車司機指出「應該要改成自己買車,我靠自己的車當計程車司機,月薪有10萬上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