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氣象署啟動大規模劇烈豪雨作業!降雨高峰時間曝光 明晚雨神北漂

勇消張敬謙、吳恩碩救溺2殉職 法醫相驗死因出爐

草嶺堰塞湖蓄水量比阿公店水庫還多 人員機具到不了

看不到遊客!他問「日本四國為何都沒人觀光」 網揭原因:日人都很少去

圖為日本四國高松機場。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圖為日本四國高松機場。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不論疫情前或疫情後,日本一直是台灣人心目中旅遊的第一選擇,有一名網友到日本的四國去玩,但搭火車時,車廂內只有他跟另一位阿伯,就連飛機上、路上的旅客也寥寥無幾,讓他好奇想問「日本四國為什麼都沒什麼人去?」有人就點出關鍵原因,還有過來人推薦值得造訪的景點。

原PO在PTT發文寫道這幾天排了10天假到日本旅遊,今天(17日)在搭乘前往四國松山的麵包超人列車時,車廂裡空蕩蕩的,僅有他跟另一個阿伯。原PO回憶第一天從高松機場到市中心就覺得人非常的少,連華航班機上都不到30人,還有火車站附近、瓦町、兵庫町商店街的人也稀稀落落,外國人也沒有幾個,偶爾在路上會看到有台灣人和韓國人,雖然人很少,但逛起來很舒服。

相比之下,原PO昨天抽空到大阪就覺得人潮多到讓他受不了,這也讓他很好奇「四國不錯玩又便宜,為什麼沒人去?」貼文引起眾人熱議,「連日本人自己都很少去四國了」、「連日本朋友都對四國很不熟啊」、「就人少+景點分散,大家都自駕居多」、「國人超愛去東京大阪,大概八成」、「四國適合想清靜的人」。

不少網友認為四國太過偏遠是主因,「四國的人都外流去都市了,你台灣人還去旅行,那裡就鄉下而已」、「四國就真的鄉下啊,除非藝術祭還會有些人流」、「就真鄉下,日本人自己都少去」、「就不方便啊,南邊的北海道」、「鄉下地方本來就不會有外國遊客」、「鄉下日常,我去三陸海岸7天只聽過日語,畢竟連日本遊客都沒幾人」。

但也有去過四國的遊客推薦可造訪的景點,「小豆島很好玩」、「只有靠淡路島那邊比較熱鬧」、「去過最南端足摺岬及附近小鎮待過快一個月,真的很很舒服」、「小豆島還有金刀比羅宮都不錯」、「金刀比羅宮、天空鳥居(高屋神社)」、「四國四個縣我都玩過了,還不錯,覺得德島比較無聊點,其他愛媛、香川、高知我都覺得不錯玩」、「祖谷秘湯、金刀比羅宮」、「瀨戶內海藝術季的時候,外國遊客一堆」。

大阪 日本 東京

延伸閱讀

「大阪」只能排第5!日本「都道府縣魅力度」排行出爐

外國人來台搭高鐵見1景象大讚「Taiwan No.1」 這件事還榮登世界前3名

去日本會生飲水龍頭的水嗎? 眾人搖頭:連當地人都不喝了

竹科人嘆「竹北房價炒到比台北蛋白區還貴」 網驚:2房不一定買得起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長輩退休多從事1活動 網大推:總比在家看電視好

退休族從職場上休息後,都從事什麼活動打發時間呢?日前有一位網友表示,他媽媽準備退休,已經安排5個行程,把自己的時間排到年底了,原PO發現「我爸媽跟朋友的爸媽,退休後不是在旅行,就是在往旅行的路上」,讓他好奇「長輩退休是不是很愛旅行?」

朋友把試用品當「免費贈品」帶回家卻被告 她怪店家不厚道反挨批

有些商品會有試用包,讓顧客體驗產品功效。不過日前有位女網友抱怨,她朋友誤以為連鎖賣場寶雅的試用品是「免費贈品」,於是帶回家使用,過了不久後,接到警察通知去做筆錄,被寶雅提告竊盜。不過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批評原PO「試用跟贈品不一樣好嗎?」

日圓太甜!日本鼎泰豐炒飯超實惠 網見價格:真的超便宜

受到美國貿易談判,日、韓都沒討到便宜影響,日圓持續疲弱,9日上午日圓兌台幣出現史上最低價,來到0.2013,相當於以1元台幣可以換到近5元的日圓。一名網友曬出日本鼎泰豐「蝦仁蛋炒飯」的照片,換算台幣只要276元,在台灣卻要300元,網友們紛紛直言「真的超便宜」。

颱風導致「光電浮台吹散」 網再現老話題:光電板有沒有毒?

日前丹娜絲颱風過後,旭東環保科技公司的離岸太陽光電系統浮台遭吹散,大型黑色浮台結構體四散在屏東、高雄海岸,許多人擔心廢材沉入海底,影響漁民生計與生態環境。就有網友好奇談起老話題「光電板到底有沒有毒啊?」而這問題,以前經濟部即發過新聞稿澄清,「太陽光電無毒害,綠能環境融合共創多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