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幣四天升逾5角!出口商嚇傻、爆恐慌性拋匯潮 匯銀估近日升抵價位

大陸山西社區發生大爆炸 男渾身是血衝出火場…已知17傷、4重傷

去日本會生飲水龍頭的水嗎? 眾人搖頭:連當地人都不喝了

原PO好奇大家到日本旅遊是否都敢直接生飲水龍頭的水。 圖/ingimage
原PO好奇大家到日本旅遊是否都敢直接生飲水龍頭的水。 圖/ingimage

日本是台灣人最愛造訪旅遊的國家,除了距離近,風景、美食、文化等都深受台灣人的喜愛。有一名網友就很好奇若去日本旅遊,大家會直接生飲水龍頭的水嗎?貼文一出引起熱議,還有內行人透露飯店有分為可生飲和不可生飲的水龍頭。

這名網友在PTT以「你各位去日本會喝水龍頭的水嗎?」為題發文,他表示曾經聽說從日本水龍頭流出來的水可以生飲,但最近自己才剛從日本旅遊回來,在當地發現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去便利商店買水來喝,對此原PO想問大家「你各位會直接喝嗎?」

多數人都搖頭不喝,「不會,都喝飯店提供的」、「我現在住日本都不敢了,能喝是能喝,可是管線這麼髒,還是不敢喝」、「你的腸胃沒有從小訓練,別這麼做」、「不會,味道很奇怪」、「不會,餐廳的冰水也不會,直接買水來喝」、「一大罐礦泉水才不到200日圓,幹嘛要喝水龍頭的水」、「不會,至少要用熱水壺燒滾」、「連我日本的朋友都不會喝,你喝?」、「不會,近幾年日本人都沒喝了,你還敢喝?」

但也有網友不在意,「會,因為飯店也是給自來水」、「有特別標示能喝的才會喝」、「直接喝啊,日本少數達到能生飲的國家」、「在外面沒地方買水的會,不過會被日本人側目」、「都是喝一兩口裝半瓶做紀念的」、「公園的會喝」、「才待個幾天,喝一些根本不會怎樣」、「我都直接喝欸,喝了半年也沒事」。

還有內行人提醒,「通常飯店有兩種水龍頭,一種可生飲,一種不行,別喝錯了」、「飯店有寫水龍頭的水可以直接喝,我出門前還會把水壺裝滿」、「比較新的飯店才會喝,至少管線是新的,不過日本的水生飲其實沒什麼怪味」。

PTT 日本

延伸閱讀

外國人來台搭高鐵見1景象大讚「Taiwan No.1」 這件事還榮登世界前3名

竹科人嘆「竹北房價炒到比台北蛋白區還貴」 網驚:2房不一定買得起

固態電池、自動駕駛入列 Nissan 於日本移動展前夕推出Hyper Tourer概念 MPV

用一句話勸退日本旅遊? 網嘆「去玩後更不想回來了」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好市多又出現神品!他買「日本西點禮盒」追劇回神後半盒吃光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裡面販售的商品包羅萬象,民眾也時常在裡面挖到寶藏,日前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裡面分享自己買到的零食,吃過之後讚不絕口,引起一票贊同聲浪,還稱是過年送禮好選擇。

窮人孩子難翻身? 她列理由引過來人共鳴:真的很痛苦

羊水真是人生分水嶺?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窮人的孩子難翻身」為題,分享臉書粉絲專頁「The Rich Mindset 富人思維」整理的四點,表示看完心有戚戚焉,第三點更是中肯,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點外送忘記買購物袋 她愧疚多給100元小費被男友酸「浪費錢」

外送小費應該給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使用外送平台叫了生活用品卻忘記加購袋子,第一位外送員接單後疑似因為不好拿而取消,第二位外送員卻客氣表示沒關係,愧疚的她最終給了100元當做小費表達謝意,男友得知後卻酸不如給他讓他去買,氣得原PO說「聽到整個火起來」,也好奇問網友應該給多少才合理。

全聯、家樂福各有擁護者 網友曝4大差異:異國商品找這家

全聯超市因門市遍布全台、商品齊全,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日常採買首選。近日有網友分享,住家附近10分鐘步行範圍內,同時有全聯與家樂福,但他近期偏好去家樂福更多,並列出4大原因,引發熱烈討論。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