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曝內心深綠...學者喊無中心思想 遇1效應將發現柯盈配支持者黏著度低

陸爆發黴漿菌感染「香港個案也續升」 專家憂心籲篩查入境旅客

5分鐘上桌!簡單1招讓水餃皮不會破 全場大讚:比水煮的好吃

她初到信義區見這景象超震撼 過來人反指:往前走是不同世界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四館的二、三樓空橋皆可一路連通至台北101,還有B1地下連通道連結各館,逛街不怕日曬或下雨。圖/新光三越提供
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四館的二、三樓空橋皆可一路連通至台北101,還有B1地下連通道連結各館,逛街不怕日曬或下雨。圖/新光三越提供

台北為台灣首都,其中「信義計畫區」是台北主要的中心商業區之一。日前,有網友在PTT表示,自己發現信義區充滿年輕人與外國人,且計畫區內還有數棟先進的摩天大樓,好奇詢問其他人「第一次到信義計劃區會很震撼嗎?」

原PO說明,信義計畫區有數棟先進的摩天大樓、寬闊的人行道、筆直的街道與超級大的行人徒步區。她指出,商圈內高達十幾間的百貨公司,讓大家逛不完,且每間百貨公司都有空橋連接,中間徒步區更有許多街頭藝人及市集,每到假日都超級熱鬧。

原PO表示,她發現該區充滿年輕人與外國人,且路上的人都打扮得很時髦,使她不禁感嘆,信義計畫區根本跟台灣其他地方是不同的世界。信義區所帶來的特殊景象,讓她好奇詢問「第一次到信義計劃區會很震撼嗎?」

貼文底下,有部分網友分享第一次到信義區的心情,「第一次確實挺澎湃的心情」、「我第一次去信義區,有點說不出的違和感」、「前幾天第一次去101買東西,超緊張」、「101外國觀光客超多」。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信義區外圍的老房子很多,與繁華的計劃區是不同的世界,「走出計畫區,就一堆鐵皮屋出現了」、「你可以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以看到信義區的兩個世界~」、「走出這區,巷子是一堆違建舊建築」。

網友表示,初到信義計畫區時,曾被當地繁華的景象所震撼。記者游智文/攝影
網友表示,初到信義計畫區時,曾被當地繁華的景象所震撼。記者游智文/攝影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松高路、松智路口。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俊良攝影
台北市信義計畫區松高路、松智路口。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林俊良攝影

PTT 摩天大樓

延伸閱讀

信義區超夢幻打卡點+1!跟著磨砂女王SABON放鬆身心靈

亞洲最大誠品新店今下午試營運 湧入不少嘗鮮人潮

台北市大直街民宅塌陷事件|危老建物變身中容易被忽視的環境風險

北市危老…掀寶石型改建潮 百億元規模小基地將蜂擁而出

相關新聞

超商堆滿網購包裹「無路可走」 內行人秒懂原因:你太小看了

隨著科技進步,網購也越來越盛行,不論是雙11或雙12,甚至只要免運費的活動,都會吸引消費者大肆採購,這也苦了超商業者。有網友在一家OK超商看到地上堆滿了許多的包裹,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讓他看傻眼,但不少人一眼就秒懂原因出在哪。

「學習獨立」當兵不如一人在外租房? 他提見解掀網戰

許多人覺得當兵使人長大,能夠成為一名真男人,但有網友不這麼認為,並指出唯有自己在外面租房子生活,才能夠學習獨立。話題曝光後,引起網友們的論戰,有人覺得「住家裡就是廢物養成班啊!」,但也有人覺得「自願役簽下去,你就成熟了」。

5分鐘上桌!簡單1招讓水餃皮不會破 全場大讚:比水煮的好吃

煮水餃看似簡單,但不少人還是會煮到水餃皮破掉,而網路上也有不少過來人分享撇步,例如要注意水的溫度、下鍋的時間等等。有一名網友就在臉書透露自己料理水餃的小秘訣,不同於常見的下水煮,他的方法是用「蒸」的,反而更加方便。

專治低頭族!香港斑馬線「1設計」被大讚 網看傻:台灣5年前就有

現代越來越多「低頭族」一有空檔便低頭滑手機,有時也會因此沒注意到路況,而導致交通意外發生。日前便有一名網友分享,在香港等紅綠燈時,被當地的「1奇景」驚豔,好奇「是否是為低頭族設計?」照片曝光後引來鄉民大讚「台灣應該也要跟進」。

五星主廚授煮泡麵技巧「1動作更Q彈」 加蛋後千萬別這樣做

泡麵自從發明後紅遍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口味,而南韓的泡麵近年來也風靡台灣,Q彈的麵體加上辛辣的重口味,擄獲不少饕客的胃。南韓五星級飯店主廚孫榮更拍影片傳授技巧,教大家如何煮出好吃的南韓泡麵。

1個月聲量破萬!爆紅中國零食「魔芋爽」入侵校園 小學生躲廁所偷吃

近期由中國流傳而來的零食「魔芋爽」在臺灣非常受歡迎,許多人都會買回家當做追劇零食。近期這個食物甚至還在小學生之間風行,成為不少國小孩童最喜歡的零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