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排休還是見紅休?她列兩者優缺點 上班族曝真實心聲

原PO好奇詢問大家「喜歡排休還是見紅休?」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原PO好奇詢問大家「喜歡排休還是見紅休?」非新聞當事人。 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每間公司行號除了薪水和福利不同,就連休假制度可能也不一樣。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分享排休和見紅休的優缺點,並好奇詢問大家「喜歡哪種休假制度?」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昨(27)日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以「喜歡排休還是見紅休」為題發文,她認為排休的好處是可以排假在平日,出去玩就是平日價格,而且人潮相對比較少,如果要去銀行或公部門辦事情也方便,再加上做幾天就能休一天,體感上不像見紅休連上五天班那麼疲憊。不過,原PO透露排休的壞處就是國定假日不一定能休假,如果和同事想休同一天,也不見得能休到自己想休的日子,甚至春節都可能要值班。

原PO接著分享見紅休的好處,首先是跟朋友約出門非常方便,還有不少國定假日的連假,而且通常是日班,下班後還可以悠閒休息幾小時再就寢。然而,見紅休的壞處就是如果要去銀行和公部門辦事情,因為上班時間重疊,所以只能利用午休或請假,而且雖然有連假可以安排旅遊,但連假也是住宿最貴加上人潮最多的時候。

原PO坦言自己比較喜歡見紅休,因為之前做過的排休工作幾乎都要輪班,常常親友約六日聚餐或出去玩,自己都需要上班,而且平常下班也偏晚。最後,原PO補充見紅休還有一個壞處,就是如果要換工作,除非業者是假日有營業的,不然就得請假去面試,「好奇各位喜歡哪種休假制度呢?」

貼文底下吸引大量回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做過見紅休也做過排休,真的覺得排休很累,雖然可以上三天就休一天,但一天感覺根本不夠」、「見紅休,因為家人都見紅休,這樣才能跟他們出去」、「我比較愛見紅休,排休真的好累,如果太多人要休同天還要跟別人搶假」、「比較喜歡見紅休,排休很難跟朋友配合約出去的時間」。

也有網友持不同想法,「我喜歡排休,坐不住辦公室的我,很喜歡要跟人交流的工作,而且我也很喜歡在節日賺業績,賺爆」、「我超愛排休!但可能因為我假日也能休到,所以感覺不錯,重點是出去玩都不用人擠人,價格也比較便宜,再來就是我無法一次工作超多天,每次不小心連五都好累」、「我以前有過見紅休,去銀行真的好不方便」。

Dcard

延伸閱讀

面試新工作薪資開38K遭嗆「跳太多」 內行人揭開內幕

月領3萬狂操28天!老闆強調「師徒制」 網曝暗黑規則:餐飲業常見

長官罵「別以為公司沒你不行」 過來人曝殘酷事實:一提離職老闆就有對策

上個月開始找工作!她提離職之前卻被資遣 全場羨慕:賺爆了

相關新聞

造浪者成真!賴佩霞成郭台銘副手 網讚「超猛」許願幕僚有她

賴佩霞早在出演電視劇「人選之人」中,因為演技出色,曾被網友大加讚賞,並要她直接出來選,果然真的「順應民心」,成為總統候選人郭台銘的副手。現年60歲的賴佩霞,最高學歷為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法學博士,為藝人隋棠的婆婆,藝人謝沛恩的母親。此番出戰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將創下台灣首次有演藝圈人士投入參選總統大選的紀錄。

「得正」飲料店紅什麼? 他評這款奶蓋:驚為天人…喝下兩口完全不同感受

得正飲料店最近突然爆紅,身為想減肥但又克制不了美食誘惑的我,必然要嚐嚐看這飲料到底是多厲害?

買蛋也要看老闆顏值?她自曝因「蛋農太帥」而買它 網瘋喊:想買20盒

消費時,每個人選購商品的偏好都不同,有些人注重價格及整體的CP值、易被產品的包裝設計或行銷手法吸引的顧客也不少。有日本網友就在網上分享,他之所以每次都買同一家雞蛋的理由只是因為「生產者的臉太帥了」,並

民眾排隊倒垃圾被誇有素養 網指出關鍵:垃圾車定點停駛才可能做到

倒垃圾是台灣人的日常,每當民眾在家聽到「給愛麗絲」的音樂便知道現在是倒垃圾時間。不過,由於倒垃圾的時間有限,因此許多人經常在垃圾車前爭先恐後地丟垃圾,除了造成推擠外,更有人像「投籃」一般丟垃圾。近日「路上觀察學院」一張台中民眾排隊資源回收的照片,讚嘆該地民眾的優良秩序,有網友提到,若垃圾車定點收垃圾,民眾才有可能排隊。

給國旅飯店升級三年可以換到什麼? 網透露業者無奈:已漲很少了

中秋連假期間國內訂房率創新低,國旅的住宿品質和房價也對不斷被拿來和出國旅遊做對照。近日又有網友在ptt以「給國旅飯店升級三年可以換到什麼」…

妹子刷卡買情趣用品驚見「明細秀品名」 崩潰喊:我媽會看到

線上支付愈來愈方便,許多民眾已逐漸轉移使用網路銀行來管理帳戶,不管有些人仍保有定期刷存摺記錄消費內容的習慣。有位女網友一時忘記媽媽會查看她的存簿明細,網購情趣用品後才發現品名大刺刺的秀在交易明細上,頓時崩潰吶喊「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