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桃園狒狒之死登國際!BBC點名台灣1缺失 鄉民酸:讓世界看見台灣

父欠稅418萬遭管收「看新聞才知」…陳庭妮發聲明 曝近年相處狀況

明天迎本周第二波春雨 清明連假「這時」天氣稍微好轉

他問大家為何不愛機械車位?網:除了便宜缺點一大堆

圖為機械式停車場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車輛。記者賴昭穎攝影/報系資料照
圖為機械式停車場示意圖,非新聞當事車輛。記者賴昭穎攝影/報系資料照

城市裡平面車位貴又稀少,很多車主退而求其次選擇機械車位。但過年期間汐止某社區大樓機械停車位故障,夾死證交所前副總的新聞,也讓機械車位的安全掀起一波討論。

有網友在ptt八卦版提問:「為何鄉民都不推薦機械車位?」他表示鄉民一面倒不推機械車位,但明明機械車位月租費便宜可以省錢,為何大家不喜歡呢?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不少人認為有安全疑慮,「連電機博士都被夾死,你覺得你逃得過嗎?」、「壓一次人就沒了,你的命不值那點錢嗎」、「問就是絕命終結站」、「幸運點車子出事,衰一點人出事」、「最大缺點就是何時故障不知道」、「有錢平面,沒錢機械...智障都能理解」。

也有人擔心台灣人做事很隨便,「社區沒定期檢測,你也不會知道,但等到故障出事,你就會知道了」、「台灣人做事隨隨便便,你要賭?」、「你覺得台灣人像是會遵守限重的嗎?」

過來人表示機械車位難轉手,權益沒保障,「機械車位超級難賣,平轉賣了5年,去年漲太誇張我才賣掉」、「我家社區機械車位兩次壓爛車,管委會像對待次等公民一樣切割機械車位,要機械住戶自己管理」、「你的車位不是機械車位,你願意出錢幫保養嗎?」。

也有人認為機械車位狀況多又難停,「機械故障,當天用車計畫就QQ了」、「蠻窄的,倒車進去前還要先收後視鏡」、「車身兩旁還有低檻,很容易A到不知道」、「休旅車停不進去」、「每天停車花十分鐘,機械還容易故障危險」、「限重又限高,還有故障疑慮」。也有人說平面更好用,「機械車位真的只能停汽車,平面的可以停重機、堆雜物」。

停車場 車主 休旅車

延伸閱讀

被夾機械停車位不幸逝世 證實是證交所前副總黃乃寬

大學生兼差保全月賺萬元 網曝:再跑外送虐爆上班族

今年超商福袋為何滯銷? 網轟:根本在清庫存

台灣景點玩不完!他不解為何還要出國? 網曝致命原因:完全大輸

相關新聞

網紅飲料店對決!Toyz「拾汣茶屋」CP值贏滴妹「再睡5分鐘」? 男搶頭香:只睡3小時

前電競選手網紅Toyz最近新開飲料店「拾汣茶屋」,試營運就引來大排長龍、飲品「橙芝汗」更成為熱門話題。便有網友將之與網紅「滴妹」所開的飲料店「再睡五分鐘」進行比較。質疑Toyz的店就能將價格壓低,「大家能接受同樣的東西,因為是網紅就賣比較貴嗎?」

雞排一片終於漲破100!名店哀「成本沒法度」 網喊:見證歷史

通貨膨脹持續影響民生經濟,日常用品漲價讓民眾很有感!昨天一間雞排名店貼出公告,指因為成本考量,不得不調漲雞排和雞米花的價錢,也導致一片雞排的價格來到「100元」的三位數字。有網友哀嚎「買不下去」,但也有人表示會繼續支持店家。

台灣邦交剩最後「13國」誰會留到最後? 網一致認同就是它

前友邦宏都拉斯最近宣布停止和我國邦交,與中國大陸建交,我國的邦交國數量也因此降至13國。有PTT網友便因此好奇發問,在剩下的這幾個國家中,「誰會是真朋友,不會因為錢而倒戈?」他也提出有宗教因素的梵蒂岡、和本身就有錢的帛琉,帛琉也被網友大讚會「留到最後」並點出原因。

工人斷11處肋骨...老闆娘霸氣一句「我處理」 醫嘆:再也遇不到這樣的老闆

外科醫師杜承哲昨天在自己的臉書專頁上分享一則暖心故事。他遇到一名患者是工人,因為胸痛來就醫,當下發現是情況十分嚴重的「連枷胸」需要進一步手術,醫藥費卻不夠。正在傷腦筋的時候,患者老闆娘卻突然出現,霸氣說出「我來處理」要負擔所有費用,讓杜承哲大為感動。

物價狂飆漲!民眾逛夜市發現「骰子牛最貴要250元」 漲幅高達50%

現在萬物齊漲,先前已傳出有店家賣雞排一片100元,掀起網路熱議,日前又有網友發現,夜市的骰子牛小份量從100元漲到150元,相當於漲價50%,大份量從200元漲價到變中份量250元,漲價25%,讓他驚呼「有沒有夜市物價漲的超誇張的八卦?」

八年級生年薪百萬不買房「寧願買好車」 他揭1觀念獲全場認同

什麼樣的生活態度算「躺平」?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身邊朋友大多是八年級生,但買房的人不多,幾乎都是住家裡,「這種觀念還蠻多的,這算另一種躺平嗎?」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許多網友都直言,「家裡就可以住,為什麼一定要買房?」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