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吃攤唸肉「ㄙㄠˋ」遭諷賣弄學識 他不解:大家都不在乎國文素養嗎?

你今天吃「肉燥飯」了嗎?一名網友近日發現其實肉燥飯的「燥」讀音並不是「ㄗㄠˋ」,所以他很難過在ptt問說為何大家都把這個字唸錯,而且教育部國語辭典明確標示這個字就是「ㄙㄠˋ」。
該名網友在ptt說他去小吃攤買東西都講正確讀音,卻被說是在賣弄學識。他感嘆表示,就像蛤蜊明明就是「隔離」,一堆人唸錯好心提醒也不改,「現在是大家都不在乎國文素養嗎?」
有網友留言說,「還不是一堆人把味噌湯讀成味ㄗㄥ湯,半斤八兩啦」,但實際上應該要念成「味ㄘㄥ湯」才對。還有人不解「我是覺得為什麼都把血念成雪」、「我都唸鵝螺絲、髮摑」。
但也有人反倒覺得語言本來就約定俗成,能懂就好,「我以為語言是用來溝通的。」還有人直言,「不被人發的音和講的詞就是死掉了,那種死語言有什麼好堅持非要念對不可的?」、「生活對話跟應付考試是兩回事。」
不過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羅列出來的讀法,燥有兩個音,「ㄗㄠˋ」的唸法其實是形容詞,乾的、缺少水分的,如:「乾燥」,或是形容內心焦急不安,如:「急燥」。而「ㄙㄠˋ」則是名詞,指剁成細碎的肉。如:「肉燥」、「燥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