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本土「校正回歸」400例啥意思? 網友一面倒酸:台灣首創

國內今(22)日新增321例本土確診案例,但又額外增加400例「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個案,讓不少人都擔心是否有「蓋牌之嫌」,引起網友熱議,PTT八卦版更被瘋狂洗板,出現「黃爆」現象(指同時在線人數超過6萬人)。
數字可調可控?網友酸爆
有網友在PTT中PO文表示,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說,今天新增本土321例但400例校正回歸,並問道「什麼叫做400例校正回歸?是我國文太差嗎?」他表示,懷疑因為案例太多,所以拉400例出來另立名目,於是他就懷疑詢問廣大網友「什麼叫做校正回歸400例啊?」
PO文一出,立刻引來大批網友討論,紛紛留言吐槽,「就是蓋牌,沒什麼好說的」、「感覺數字隨時可調可控」、「我國文系的都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陳時中的意思是,扣打留到下週五」、「我不信國外統計案例有校正回歸這種事」、「或許國外把這招學起來,也可以每天300多例確診」、「乾脆20年後校正回歸,也可以天天掛零」、「指揮中心新創的名詞」、「陳時中還說是掀牌,不是蓋牌」、「這種操作是不能說的小秘密不要問」、「這樣不是新增嗎,硬要說校正,還有這種操作喔」。
不過也有部分網友解釋,「就是加到以前分散的,不算今天的」、「說是因為塞車,所以今天才公布」、「400例就是算上上禮拜沒驗出來的」、「就是上周每天都有不確地的案例,今天一次報出來」、「意思就是之前沒講的加回去」。
陳時中:疫情的判斷需要正確數字
對此,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表示,這400例「校正回歸」主要是因為檢驗量增加,通報上傳有塞車的情況,所以後續把必要填妥的欄位從20幾項簡化為8項,並把確診案例回歸到應該的天數,案件數才會爆出來,不是疫情大爆發也沒有特別挑日子,更不是因為怕會影響股市。
陳時中強調,疫情的判斷要回歸正確數字,400例「校正回歸」不是蓋牌而是「掀牌」,更不是作帳。這幾天發現現有申報的欄位太繁瑣,所以速度慢下來,錯誤一項整批不被認可要重來,現在簡化為8項必要欄位讓速度加快,問題影響會愈來愈小,指揮中心也會持續注意。
創新名詞引嘩然 各方梗圖層出不窮
「校正回歸」做法引發各界嘩然,此新創名詞也繼「人與人的連結」後成為新熱搜關鍵字,社群媒體上立刻出現各類評論及哏圖。然陳時中表示,現在塞車狀況還沒有完全結束,看來後續也無法保證不會再有「校正回歸」的情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