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蟹肉棒塑膠膜到底拆不拆? 食藥署揭正確吃法

蟹肉棒是相當常見的火鍋料之一,不過,其外層薄薄一片塑膠膜究竟要不要拆掉再下鍋,常形成兩派看法。對此,食藥署出面解惑表示,塑膠材質不耐高溫,建議民眾下鍋烹煮前,還是需要剝開塑膠套,以免將有毒物質吃下肚。
蟹肉棒要不要脫膜再煮,一直以來是爭論不休的話題,支持去膜的民眾認為,塑膠套不適合加入湯頭一起熬煮;而認為不應脫膜的人則強調,蟹肉棒下鍋後會膨脹散開,外層包覆塑膠套的設計,就是為了讓其定型,因此不該先行拆掉。
對於各界意見分歧,食藥署近日透過臉書「食用玩家」表示,塑膠材質仍不建議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的環境,呼籲民眾下次食用時,還是不要嫌撕開薄膜麻煩,只要多一個步驟,就是對自己多一分保護。
食藥署進一步說明,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不同塑膠材料的耐熱範圍也不固定,例如聚氯乙烯(PVC)為60~80 ˚C、高密度聚乙烯(HDPE)為90~110 ˚C、聚丙烯(PP)為100~140 ˚C、聚碳酸酯(PC)為120~130 ˚C等。
不過,食藥署強調,雖然各塑膠材質耐熱溫度不同,但在高溫下的結構均相對較不安定,因此,不論是塑膠袋、塑膠盒或其餘塑膠容器,在高溫料理前都一律拆除,才是最保險的做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