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不愛捐血?她好奇問原因 網曝「2大苦衷」:條件困難

雖然在鬧區或人多的公園附近,經常能看到駐點的捐血車,但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下捐血的人數低於平均值,就有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好奇詢問「年輕人不愛捐血的原因是什麼」,貼文一出釣出許多人點明「2大苦衷」,表示光是「暈針」或「貧血」就是難以克服的難關。
一名網友日前在Dcard上以「年輕人不愛捐血?不捐的原因?」為題發文,表示上班途中都會經過捐血車,不僅發現等待捐血的年齡層「多半偏年長」,身邊朋友也沒有捐血的習慣,看了新聞更發現年輕人捐血的數據下降,因此好奇詢問「想知道大家不捐血,或者沒有持續捐血的原因是什麼」。
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有人開玩笑地表示「因為血都被慣老闆吸走了」;也有網友說誘因不足,「如果沒有贊助的話只有餅乾跟牛奶;捐血一次也要花半小時,前面要花很多時間填資料、量體重、驗血紅素等等,加上如果遇到排隊,有些人就覺得算了,又不是非捐不可;捐血小板更不用說,因為要非常久,全台灣只有少數的機構才能捐,還要預約。所以有辦法去捐血大多都是有空閒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網友點明許多人無法克服「暈針」或「貧血」兩大主要難題,以及其他如「睡眠要8小時」、「生理期」、「前一週不能吃藥物」等難以克服的原因;另外,也有人在留言處分享「愛捐血」的捐血中心官方LINE,並協助澄清並非服用了藥物就不能捐血,「思覺失調症是永久暫緩捐血,躁鬱症則是看用藥,典型用藥鋰鹽是可以捐血的。憂鬱症和抗憂鬱劑則是不影響捐血」。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