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關稅未定 國安基金續護盤台股…已投入77億銀彈

「非常不爽俄國」川普:50天內沒達成和平協議 將對俄課100%關稅

今飆37度高溫!留意午後雷雨 周末、下周2熱帶系統接力威脅

年輕人不愛捐血?她好奇問原因 網曝「2大苦衷」:條件困難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下捐血的人數低於平均值,就有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好奇詢問「年輕人不愛捐血的原因是什麼」。(示意圖/123RF)
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下捐血的人數低於平均值,就有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好奇詢問「年輕人不愛捐血的原因是什麼」。(示意圖/123RF)

雖然在鬧區或人多的公園附近,經常能看到駐點的捐血車,但根據台灣血液基金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40歲以下捐血的人數低於平均值,就有一名女網友在社群媒體上好奇詢問「年輕人不愛捐血的原因是什麼」,貼文一出釣出許多人點明「2大苦衷」,表示光是「暈針」或「貧血」就是難以克服的難關。

一名網友日前在Dcard上以「年輕人不愛捐血?不捐的原因?」為題發文,表示上班途中都會經過捐血車,不僅發現等待捐血的年齡層「多半偏年長」,身邊朋友也沒有捐血的習慣,看了新聞更發現年輕人捐血的數據下降,因此好奇詢問「想知道大家不捐血,或者沒有持續捐血的原因是什麼」。

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熱議,有人開玩笑地表示「因為血都被慣老闆吸走了」;也有網友說誘因不足,「如果沒有贊助的話只有餅乾跟牛奶;捐血一次也要花半小時,前面要花很多時間填資料、量體重、驗血紅素等等,加上如果遇到排隊,有些人就覺得算了,又不是非捐不可;捐血小板更不用說,因為要非常久,全台灣只有少數的機構才能捐,還要預約。所以有辦法去捐血大多都是有空閒的人」。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網友點明許多人無法克服「暈針」或「貧血」兩大主要難題,以及其他如「睡眠要8小時」、「生理期」、「前一週不能吃藥物」等難以克服的原因;另外,也有人在留言處分享「愛捐血」的捐血中心官方LINE,並協助澄清並非服用了藥物就不能捐血,「思覺失調症是永久暫緩捐血,躁鬱症則是看用藥,典型用藥鋰鹽是可以捐血的。憂鬱症和抗憂鬱劑則是不影響捐血」。

睡眠 捐血 年輕人 吃藥 Dcard

延伸閱讀

中職/申皓瑋破低潮讓心慢一點 誇讚悍將年輕人有「打起來」

台中21歲「黑戶」年輕人故事離奇 伸援手里長:只有其父可解答

阿美族運動比較厲害?C羅不刺青原因好暖 血基會新書解答

日本空氣味道不一樣!網曝一下飛機就聞到 資深空服加碼揭「各國氣味」

相關新聞

Skype停運後全公司轉向Teams 使用者怒喊:從神隊友變成豬隊友!

隨著通訊軟體Skype宣布停止營運,許多企業被迫轉向使用微軟旗下的Microsoft Teams作為內部與外部溝通的主要平台。然而,轉換平台後的使用經驗,卻讓不少用戶大呼「崩潰」。 近日有網友在

論文教授不看、不回復!他指教授是「土皇帝」 一票網友:這是真的

台灣研究所教育的問題在哪裡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實驗室的教授總是不改、不看學生的論文,指關心自己的計劃,導致學生一直延畢,還要幫教授的忙,讓他直言教授完全是學校的「土皇帝」,在消耗學生的青春,此文一出,不少過來人紛紛點頭,認為教授的權力過大。

消費習慣改了?他困惑夜市人潮越來越少 網友指3關鍵

因消費習慣改變,曾經生意興隆的夜市也變得越來越少人去了。一名網友發文,稱他結婚前每週去一次夜市,後來就很少去了,對此,不少網友指出價格太貴、天氣太熱和環境不好等等問題。

打翻咖啡店員重泡一杯...她懷疑「強迫消費」 內行人:會錯意了

買飲料時難免會打翻飲料,應該花錢重買一杯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去買咖啡時不小心打翻了,店員立刻重新泡了一杯給她,並沒有詢問而是直接遞上來,她也只能乖乖買單,讓她有一種「強迫消費」的感覺,對此,不少內行人紛紛解釋那是店員要「送」給她的。

網拍闆娘疑惑「台北人不寫行政區」 在地人揭道路特性:都寄得到

台北人網購時真的不愛寫行政區嗎?一名從事網拍的老闆娘發文,困惑來自台北的訂單為何都不愛寫行政區,而是直接寫「路名」,對此,不少網友猜測因為台北小、路名不重複等因素,但也有網友直言不寫完整「很自私」。

台灣人沖繩住飯店小孩打破吊燈「賠近15萬日圓」家長怒喊:踩雷了

近日一名家長帶小孩入住日本沖繩那霸市一間飯店,一晚房價約新台幣1萬4000元,退房前小孩弄破房間吊燈,業者卻跟他索賠將近15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