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只吃一口!她平分費用卻遇「精算魔人」 網列「反擊四大話術」:好實用

不少人一起吃飯,都會選擇最方便的「平分」方式來計算負擔的費用,但一名網友日前和同事吃午餐時,卻不幸遇到「計較魔人」,讓她相當傻眼。(示意圖/123RF)
不少人一起吃飯,都會選擇最方便的「平分」方式來計算負擔的費用,但一名網友日前和同事吃午餐時,卻不幸遇到「計較魔人」,讓她相當傻眼。(示意圖/123RF)

不少人一起吃飯,都會選擇最方便的「平分」方式來計算負擔費用,但一名網友日前和同事吃午餐時,卻不幸遇到「精算魔人」,讓她相當傻眼,氣到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直呼若是沒錢可以直接請對方吃,「只是對這個行為很不解,越想越覺得很靠北」。

一名網友日前在Dcard上以「沒想到我也遇到這種人⋯」為題發文,表示近日和同事一起吃午餐,因為自己和另一名同事比較晚到,所以先到的兩名同事就先幫忙點餐,「有說好就隨便點大家再Share」,吃飯過程因為都在聊天,所以並沒有人計算誰吃了多少東西,結帳時由原PO代墊,沒想到要分錢的時候,竟出現令人傻眼的情況。

該名網友隨後貼出和同事的對話截圖,當中可見原PO列出水餃、湯品和小菜等餐點品項,並以「平分」的方式計算各自需負擔165元的費用,未料其中一名同事竟發揮「精算能力」,表示「我鮮蝦水餃沒吃,豆腐也只有吃一口」,扣完再平分算下來只需出105元,儘管費用並不貴,但同事行為令該名網友感到意外,傻眼直呼「真的沒錢我請她吃也行,只是對這個行為很不解,越想越覺得很靠北」。

貼文一出立刻引起網友熱議,不少人和原PO一樣傻眼,「如果是同事我應該不會再跟他去吃飯耶⋯好傻眼」、「才幾塊而已那麼計較,點了就是要付錢阿」、「我的話懶得吵欸,就覺得這次就算了,但從此不會再跟他一起吃飯」;也有其他網友建議「如果要破壞同事情誼,指以後不會給他好臉色看,那就直接說你點的就算沒吃也要出錢,不然幹嘛點,點心酸的嗎;如果還要維持表面關係,那就花這次錢,買經驗,以後不約他吃飯,或是以後講好遊戲規則,他能同意再約」。

另外,留言處還有其他人列出「理性分析派」、「笑笑釘釘子派」、「半開玩笑提醒派」、「請她反思派」等實用的「四大話術」反擊內容,並提供原PO參考,建議該名同事若平常就鑽漏洞式的精打細算,「可以私底下先跟其他人說好,以後『點單要確認清楚、費用AA不能拆除』,這樣比較能保護自己不吃虧」。

Dcard 價錢 同事 關係

延伸閱讀

長者化身農會店長 台中豐原區農會食農教育長豆料理示範活動

他把水餃煮到破皮以為熟了 八方雲集曝撇步:7分鐘輕鬆上桌

高麗菜包、豆腐包、鮮肉包、韭菜包統統15元,跟手掌一樣大的蘿蔔絲餅也只要40元

想喝豆漿補鈣?營養師喊等等 多加1物增香氣「鈣質增近10倍」

相關新聞

Skype停運後全公司轉向Teams 使用者怒喊:從神隊友變成豬隊友!

隨著通訊軟體Skype宣布停止營運,許多企業被迫轉向使用微軟旗下的Microsoft Teams作為內部與外部溝通的主要平台。然而,轉換平台後的使用經驗,卻讓不少用戶大呼「崩潰」。 近日有網友在

論文教授不看、不回復!他指教授是「土皇帝」 一票網友:這是真的

台灣研究所教育的問題在哪裡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實驗室的教授總是不改、不看學生的論文,指關心自己的計劃,導致學生一直延畢,還要幫教授的忙,讓他直言教授完全是學校的「土皇帝」,在消耗學生的青春,此文一出,不少過來人紛紛點頭,認為教授的權力過大。

消費習慣改了?他困惑夜市人潮越來越少 網友指3關鍵

因消費習慣改變,曾經生意興隆的夜市也變得越來越少人去了。一名網友發文,稱他結婚前每週去一次夜市,後來就很少去了,對此,不少網友指出價格太貴、天氣太熱和環境不好等等問題。

台灣健身教練鐘點費超高? 網曝真相:沒證照、上課滑手機的一堆

現在健身風氣盛行,許多人為了避免姿勢不良、健身過程發生意外,會請健身教練協助指導動作。不過日前有位網友好奇「為什麼台灣健身教練一小時要1000元,那麼貴?感覺也太暴利?」文章曝光後,有許多網友共鳴表示「很多本科系畢業的音樂老師,一堂課也才收1000元」。

丹娜絲颱風讓屏東光電浮台毀損 網質疑:破壞海洋生態?

丹娜絲颱風登陸嘉義縣布袋鎮,這是120年以來首次颱風從嘉義登陸,而南台灣驚人的風雨也讓多縣市頻繁傳出災情,位於屏東縣佳冬鄉面積達500平方公尺的海上太陽能板浮台,被大浪拍打不斷毀損,也有網友分享災情照片,直呼「看起來挺壯觀的」。

放颱風假卻不開心?她吐「1句話」惹兩派人戰翻天

丹娜絲颱風來襲,是否放假成為全民關注焦點。有網友在Threads發文表示,當得知放颱風假時,自己竟然不再感到開心,反而因擔心工作進度被打亂而感到焦慮,這一刻讓她意識到自己「真的長大了」。她也感嘆,原本安排好的行程因此被迫延後,貼文一出,引發廣大共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