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爭議延燒 北檢今扣押血液檢體

關稅矛頭指向日本?川普38年前專訪遭挖出 曾怒控「掠奪美國財富」

買飲料頻出錯…她懷疑店員討厭環保杯 業內人點頭:遇這情況超火大

為了促進環保、減少紙杯使用,政府規定業者,若消費者自備環保杯能享有至少5元的優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了促進環保、減少紙杯使用,政府規定業者,若消費者自備環保杯能享有至少5元的優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為了促進環保、減少紙杯使用,政府規定業者,若消費者自備環保杯能享有至少5元的優惠。然而近日卻有網友發文,表示自己用環保杯買飲料常常遇到問題,並懷疑「飲料店店員是不是都不喜歡環保杯」。

原PO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用環保杯買飲料,店員不但把貼紙貼在她的杯子上,還做錯品項。結帳時也頻頻出錯,第一次沒扣到自帶杯的錢,第二次發現品項做錯,直到第三次才正確,但原PO晚上只收到一筆LINE Pay的退款通知,讓她「清殘膠越清越生氣」。

此外,她還遇過飲料分量出錯的問題,買大杯變中杯,這還是因為原PO用的是透明的環保杯才能及時發現,讓她感嘆為何用環保杯的出錯率這麼高。

有飲料店店員現身說法,表示環保杯確實比較不好處理,不但工序更多,還容易弄混,「環保杯確實比較麻煩,如果一次來好幾個很容易搞混」、「以我用過的pos系統,1、點完品項冰塊甜度,2、點一個環保杯的標誌,3、點5元折扣,4、備註環保杯顏色,5、跟客人說明環保杯會使用RO水沖(公司規定),6、製作飲品。沒有環保杯的話,做完第一點直接跳到第六點」。

還有店員抱怨,有的客人的環保杯超髒,平時都沒洗,「有些人的環保杯是真環保,因為他們回家喝完都完全不洗的」、「拜託各位拿環保杯來消費時,請自行拿著蓋子+沖洗過再來,一個一個開蓋子,打開裡面還有別的飲料or臭掉的殘餘氣味,真的會很火大」。

至於把貼紙貼在杯子上,網友們表示這應該是店員個人的習慣問題,「有貼也是貼杯緣,很好撕」、「如果很忙的時候還是要靠貼紙來判斷哪個杯子要做哪項飲品」、「我自己做過店員,都會貼在我手上/吧台或浮貼而已」。

環保杯 氣味 店員 Dcard

延伸閱讀

「食物多到達超商1個月貨量」三峽車禍現場哀悼亂象 祭品滿溢屢見違停

行人安全怎保障?他提取消人行道推廣這設施 網不挺:別小看台灣人

性平事件爭議未解 葉丙成中央大學演講挨批「作秀網紅」

假蜜月騙升等…社群網站「旅遊技巧」掀歪風 飯店業者出招反擊

相關新聞

Skype停運後全公司轉向Teams 使用者怒喊:從神隊友變成豬隊友!

隨著通訊軟體Skype宣布停止營運,許多企業被迫轉向使用微軟旗下的Microsoft Teams作為內部與外部溝通的主要平台。然而,轉換平台後的使用經驗,卻讓不少用戶大呼「崩潰」。 近日有網友在

論文教授不看、不回復!他指教授是「土皇帝」 一票網友:這是真的

台灣研究所教育的問題在哪裡呢?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實驗室的教授總是不改、不看學生的論文,指關心自己的計劃,導致學生一直延畢,還要幫教授的忙,讓他直言教授完全是學校的「土皇帝」,在消耗學生的青春,此文一出,不少過來人紛紛點頭,認為教授的權力過大。

消費習慣改了?他困惑夜市人潮越來越少 網友指3關鍵

因消費習慣改變,曾經生意興隆的夜市也變得越來越少人去了。一名網友發文,稱他結婚前每週去一次夜市,後來就很少去了,對此,不少網友指出價格太貴、天氣太熱和環境不好等等問題。

她約做醫美...朋友大遲到30分鐘 網推「一解方」:錢包會痛

許多人赴約時,都會因為不想讓對方久等,而提早抵達目的地,但也有人屬於慣性遲到,一名網友日前就在社群媒體發文,表示認識超過5年的好朋友有遲到的壞習慣,「不是那種偶爾遲到五分鐘,是每次都遲到至少30分鐘起跳的誇張程度」...

搭高鐵來不及下車 婦人想按「緊急按鈕」引網吐槽:奇葩!

台灣高鐵很方便,從台北到高雄最快只要2小時左右就到,是許多人出遊、出差的首選交通方式。不過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搭乘台灣高鐵時,發現有對中年男女在桃園暫時,車門剛關,他們想要下車卻來不及,女子打算「按緊急按鈕開門」,讓原PO看了超傻眼。

出國8天冷氣沒關!電費金額曝光 網驚呼:怎麼可能這麼低?

一名馬來西亞女網友近日分享自己因出國前匆忙忘記關冷氣,導致電費暴漲的慘痛經歷。她表示,自己為了趕搭飛機而匆促出門,抵達機場時才驚覺家中的冷氣還在運轉,且房門未關,試圖聯繫公寓管理室協助處理卻遭拒,最終只能讓冷氣持續開了整整8天。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