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安全怎保障?他提取消人行道推廣這設施 網不挺:別小看台灣人

新北市三峽19日下午發生重大車禍,造成3死12傷的慘劇,這也讓民眾開始思考該如何改善台灣的人行環境。有網友在PTT發文,認為廣設天橋是一種選擇,文章也引發熱議。
原PO在PTT發文,認為天橋不但安全,還能在烈日及大雨時提供遮蔽,對機車族也友善,如果認為天橋太過時也可改名為「空廊」,「好像都市都蠻多空廊的」。
有不少網友支持,認為天橋還是相當方便的,「只要有天橋我都走天橋,不用等也不用冒風險,區區一層樓的樓梯對行人無任何成本,為何不用?」、「很多紅綠燈很久,爬天橋更快」、「我愛走,至少學校門口要給天橋或地下道」。
也有網友表示,現在天橋的地位相當尷尬,「出事了想到天橋,沒出事時看它礙眼」。台灣曾經也有不少天橋,但因為使用率低且維護成本高,最後逐漸被淘汰,「沒人要爬天橋啊,然後使用率太低加上又要花錢維護,最後就是拆掉而已」、「以前天橋超多的,就沒人要爬樓梯,使用率太低,又要花錢維護,老人又沒辦法爬,最後就變成嫌惡設施」。
也有人認為,要想推廣天橋,只要取消人行道就好了,「要天橋使用率高還不簡單,底下不要設人行道大家就只能上去了啊」、「在學校天橋兩邊,設置20公尺長的高柵欄,你會不會就會走天橋了?」。但這種想法遭到不少網友反對,認為根本問題還是在民眾的交通觀念,「平常多用路就知道,天橋在台灣沒什麼用,都直接橫越馬路的」、「只能說不要小看台灣人…東海大學榮總地下道擺在那…但每天都會看到有老人直接穿越快車道」。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