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手拿手榴彈一手和平鴿 韓國瑜金句連發酸綠營:打麻將只想清一色

馬斯克差點聽到29項對抗大陸武器機密計畫 美媒爆他緊急介入才喊卡

看不下去! 馬英九嗆拿回權力:賴總統好自為之

帶小孩續借書籍被嗆「窮酸」 網嘆:抹煞了圖書館存在的意義

圖書館供民眾免費借閱書籍。示意圖/ingimage
圖書館供民眾免費借閱書籍。示意圖/ingimage

圖書館蘊藏大量書籍,收藏許多人們無力購買的資源,免費提供給大家查閱。不過,有網友帶孩子到圖書館打算續借時,竟遭到櫃檯人員冷嘲熱諷,指責她「喜歡就去買,又不是沒錢」。貼文曝光後,網友力挺原PO,表示阿姨的一句話,抹煞了圖書館存在的意義。

一名女網友在Dcard上發文,提到自己去圖書館還書,正打算續借時,櫃檯人員竟大聲叫她不要和其他人搶書,並指責「喜歡就去買啊,又不是沒有錢!」突如其來的一番話讓原PO感到不知所措,基於孩子還在身邊,她也不好多做回應,只好求助網友,「難道在圖書館續借就是被當窮酸嗎?」

貼文曝光後,網友紛紛力挺原PO,表示櫃檯阿姨的一句話,完全抹煞圖書館本該存在的意義,「圖書館是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大量閱讀,而用經費購買書籍作為公共財產,提供給所有民眾!只要不是惡意佔用資源,照規矩排隊續借有何問題?」、「有錢買單車就不能騎U-bike? 什麼邏輯?」

也有不少人建議她向主管機關投訴,「不需要覺得投訴就是看她不爽或是找她麻煩,妳投訴她才能讓她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糟糕」、「下次遇到這種事,請溫和但堅定的糾正她。有些孩子比較敏感,會因為這種沒來由的攻擊性言語受到傷害,可以示範給孩子看看遇到不公義的事,如何勇敢的替自己說話!」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櫃檯人員或許是擔心館藏不多,影響其他想要借閱的人,可惜言詞不妥,才會造成誤會,「阿姨也沒說錯,看過了就該換別人看,因為喜歡就一直霸佔,如果今天小孩喜歡盪鞦韆,也會這樣子嗎?」

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閱覽服務問題,每張個人借閱證可借25本書籍,效期長達30日,並能夠續借2次。民眾可透過本館「館藏查詢系統」登入「個人書房」,點選「我的借閱/借閱紀錄」於要續借的圖書資料,點擊「續借」,或勾選要續借的圖書資料,點擊「批次續借」,即可完成續借

圖書館

延伸閱讀

美加跨境圖書館不能再自由進出 CBP:加人入館須經邊境檢查

青天白日國徽褪色 海上圖書館「望僕號」澎湖馬公港懸旗遭議

北市圖App推情愛漫畫挨批未過濾 恐讓小朋友接觸

她見一堆人在圖書館睡覺、滑手機怒「超自私」 網不挺:先到先贏

相關新聞

媽媽加入LINE投資群「天天轉明牌」!過來人教1妙招:10分鐘就退群

你有加入過LINE投資群組嗎?一名網友分享,媽媽擁有多年投資經驗,是資產穩定的理性投資人,但近期卻加入一堆LINE投資群,每天轉貼「老師報明牌」、「保證8%報酬」等訊息,讓他相當不安。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難以接受!炎夏將至眾人怕1事喊「不敢搭捷運」 網分享實用方法

台灣即將進入夏季,天氣也慢慢變熱,一名網友分享,每到夏天,出門在外常會被突如其來的體臭味嚇到,好奇台灣人是否不常用止汗劑?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旅日講半吊子日文吃虧?觀光客實測:講「1語言」更受尊重

一位來自國外觀光客分享在日本旅遊期間的溝通經驗。他指出,原本試圖以不太流利的日語與當地人交流,卻發現效果不如預期,溝通上屢屢卡關,認為與其用半吊子的日語跟日本人溝通,不如用半吊子的英文,還比較能贏得日本人尊重。此文一出引起網友兩方論戰。

家中變故她19歲當酒店公關…「拚命提升才貌」換來冷凍 網:恐被逼下海

一名19歲便因家中重大變故任職酒店公關的女網友,日前在論壇發文,敘述自己近2年工作的狀況。原PO指出,她希望能改善家裡狀況,加上家庭不和睦,想要有自己的家,便投入此工作,後來因對外貌、才藝、談吐的焦慮,持續提升自己,卻反而遭幹部冷落,致工作減少,壓力大到天天哭。對此有網友們分析,幹部恐怕想藉此逼她下海。

他撿到錢包送警局還被告 一票人抱不平:寧可丟到垃圾桶

通常撿到貴重遺失物都會送交警局,不過有一名網友不滿地表示,他22日撿到一個錢包,當下先拍了照片後再送到警察局,沒想到隔了兩天接到警方通知,對方表示失主要對他提告侵占,讓他氣得大罵「這社會病了嗎?」

沒吃的我不付!「精算師」同事吃火鍋按食材算帳 網理解女生食量小:以後不揪她

同事外出聚餐各付各的很正常,但吃火鍋時也要根據所吃的食材來算錢,會不會有些太超過?近日就有網友遇到了這樣的「精算師」,讓他相當無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