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三口電費270元「公共電費近3倍」 他無奈:住大樓的痛

網友一家三口2個月的電費不到270元,但公共設施電費卻快800元,令他不禁直呼,「住大樓的痛啊」。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網友一家三口2個月的電費不到270元,但公共設施電費卻快800元,令他不禁直呼,「住大樓的痛啊」。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少家庭每個月都會查看用了多少電量及電費。一名網友一家三口兩個月的電費不到270元,但公共設施電費卻快800元,令他不禁直呼,「住大樓的痛啊」,引起不少網友熱烈討論。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上傳一張照片,照片中寫著,流動電費為262元、公共設施電費則是791.2元、遲付費用為22元,總共應繳金額為1075元。他看到後不禁抱怨,一家三口兩個月只用不到270元電費,但公電卻快800元,「住大樓的痛啊…」。

網友紛紛表示,「嚇死的電費」、「大樓一進來,大廳、走廊、電梯、停車場、公共空間都是公電,有的大樓還有外觀夜間用電,都是共同負擔吧?不想負擔就不要買大樓囉」、「住大樓都是這樣,剛開始我也被公共電費嚇到」、「正常啊!我沒住,一樣要繳公共電費、水費還有電梯維修阿!!」、「這應該是戶數低於一百戶的社區」、「真的是住大樓的痛,有些住戶上下樓時,有幾台就按幾台電梯」。

有網友認為,以大樓的電費來說這價格算便宜,「覺得公電貴就買透天吧」、「你可以經過就關一下燈」、「二個月公電才791(元),很便宜」、「計較的話,你可以搭電梯當遊樂設施玩一天,搭個20趟這樣就能回本了」、「我的公電1219(元)…流動電費191(元)…我還沒搬進去欸」。

有網友則好奇,「不是,一家三口2個月260(元),確定有在家欸」、「270(元)怎麼用的?都點蠟燭嗎?」、「如何才能達到270(元)這電費,太厲害了」。

延伸閱讀

冰箱愈大電費反而愈便宜?財務規劃師解析背後3大節能關鍵|元氣網

看到樓梯就怕…他「大樓換透天」嘆不習慣 內行列5優勢猛點頭

動作要快!家電汰舊換新每台最高享5,000元補助 申請至10月底

房客只住一個月卻被追討一季管理費 房東耍賴:合約內有寫

相關新聞

男友嫌太花錢!她列13個生活習慣嘆「會太精緻嗎?」 網揭癥結點

不少女孩每個月都會花不少錢在治裝費及美容上,讓自己變得更美。

阿嬤誤認念「農業學校」 他無奈公開校名網笑翻

校名竟然也會造成的烏龍!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透露,就讀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的他竟因為校名被奶奶誤以為要從事農業相關,甚至已經跟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他的「志向」,無奈又好笑的他大喊「我想哭」。

大學同學婚禮卻坐高中桌…她無奈放鳥 網共鳴:不能接受

舉辦婚宴許多新人多喜歡邀請親朋好友一同見證。一名女網友卻在Dcard透露,自己放鳥了好友的婚宴,明明和對方是大學同學,新人卻把自己安排在高中朋友桌,不想尷尬的她只好找理由取消,越想越荒謬的她詢問網友「想問如果是大家被這樣安排,會有什麼心情?」

他問「在自家社區當保全」可行嗎? 網搖頭:有條件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工作狀態,一名網友突發奇想在Dcard提問,如果在自家當保全的話只需下樓免通勤就可以開始上班,不僅如此社區活動也能利用工作職位介入,完全是完美工作,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住西班牙飯店發現門鎖被破壞過 內行教學:使用「2物」可防盜

到國外旅遊時要特別提高警戒心,一名網友表示到西班牙馬德里旅遊時入住飯店,看到房間門鎖似乎有被破壞過的跡象,於是使用杯子及門擋作為防盜措施,貼文一出,引發不少網友紛紛分享各種防盜方法...

她列三經歷嘆「Z世代超沒素質」…網共鳴推測原因

Z世代泛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青年、青少年,近日一名女網友在Dcard指出發現沒禮貌的年輕人真的變很多,遇到的奇葩狀況更是數不勝數。她也強調,理解每個年齡層都有沒素質的人,只是恰巧近期遇上的都是Z世代,所以突然有感而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