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結束17年捐精生涯!紐約「播種王」…176娃之父宣布退休

BTS全員退伍…SUGA首發文竟是道歉!談昔日酒駕遭罰:真的很抱歉

午後雷陣雨來了!對流發展旺 中部以北、東部11縣市大雨特報

歐洲第一富國超市物價比台灣便宜 俄網紅喊「沒道理」:比外食還貴

Patrick and Lena認為雖然在歐洲的超市物價算貴,但連盧森堡的超市物價都比台灣便宜。擷自YouTube頻道「旅遊真台灣」
Patrick and Lena認為雖然在歐洲的超市物價算貴,但連盧森堡的超市物價都比台灣便宜。擷自YouTube頻道「旅遊真台灣」

YouTuber Patrick and Lena自2018年起開始拍攝旅遊影片,上傳到YouTube頻道「旅遊真台灣」,近期他們比較在歐洲人均GDP第一的盧森堡與台灣的物價,發現在台灣的超市沒買什麼就要付很多錢,讓俄羅斯籍的Lena感到相當不可思議。認為很多人以為盧森堡的收入高,消費相對也高,事實上與台灣相比,消費的物價可能還較為低廉。

Patrick認為,雖然歐洲的超市物價算貴,但連盧森堡的超市「相較於台灣還是便宜蠻多的」。Lena則認為「這完全沒道理」,因為在台灣若選擇外食,花費都還沒有去超市購買食材回家自煮的貴,她認為,在台灣「每次去超市也沒有買什麼貴的東西,就要付很多錢」,且「很多東西都是在台灣做的,所以真的不懂」,水果若是從高雄運到台北,價格可能就差了兩倍。

就物價而言,Patrick and Lena訪問了台北市內湖及萬華區作為消費高低的代表區域,內湖人對於月薪多少能夠讓自己過上舒適生活的問題,普遍回答在月薪5萬至10萬左右。一對機師、空服員夫婦更透露,他們家每月光是不吃不喝就要花費50萬,主要開銷用於小孩在國外讀書及就讀美國學校的教育費上。

至於萬華,一名學生表示,房租開銷為4000元,外食費約1.5萬元;但也有人說月薪在6、7萬左右才能過得舒服。

影片中還提到,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人均GDP數據顯示,2024年前3名富有國家或地區,以盧森堡、澳門及愛爾蘭名列前茅,台灣排名則落在第14名。盧森堡的薪資中位數為5.8萬歐元(約台幣199萬元)。而根據台灣的主計處數據顯示,2023年薪中位數為52.5萬元,月薪約為4.4萬元。

而許多台灣民眾對於年輕人創業持悲觀態度,認為這年代的年輕人若在本業之外沒有第二項以上的專長,可能難以獲得較高的收入;還有職業是平面設計的民眾表示,若將台灣當作基地,來接國外案子的話,薪資相較於只接國內的案子會是兩倍以上的報酬。

超市 盧森堡 物價 月薪 GDP

延伸閱讀

果真有錢才國旅?瑞士1晚房費僅阿里山6折 價差「關鍵點」被揪出

幫訂便當老闆忘記送豬排 他被同事求償「10元」無奈:什麼人都有

車禍傷者也只能等!律師揭醫護離職潮嚴重現況:父斷食1天無法開刀

一天餐費500元他怨太多 網曝真相:每月吃飯花15K「算低標」

相關新聞

男友嫌太花錢!她列13個生活習慣嘆「會太精緻嗎?」 網揭癥結點

不少女孩每個月都會花不少錢在治裝費及美容上,讓自己變得更美。

阿嬤誤認念「農業學校」 他無奈公開校名網笑翻

校名竟然也會造成的烏龍!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透露,就讀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學」的他竟因為校名被奶奶誤以為要從事農業相關,甚至已經跟身邊的親朋好友宣傳他的「志向」,無奈又好笑的他大喊「我想哭」。

大學同學婚禮卻坐高中桌…她無奈放鳥 網共鳴:不能接受

舉辦婚宴許多新人多喜歡邀請親朋好友一同見證。一名女網友卻在Dcard透露,自己放鳥了好友的婚宴,明明和對方是大學同學,新人卻把自己安排在高中朋友桌,不想尷尬的她只好找理由取消,越想越荒謬的她詢問網友「想問如果是大家被這樣安排,會有什麼心情?」

他問「在自家社區當保全」可行嗎? 網搖頭:有條件

錢多事少離家近是人人夢寐以求的工作狀態,一名網友突發奇想在Dcard提問,如果在自家當保全的話只需下樓免通勤就可以開始上班,不僅如此社區活動也能利用工作職位介入,完全是完美工作,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住西班牙飯店發現門鎖被破壞過 內行教學:使用「2物」可防盜

到國外旅遊時要特別提高警戒心,一名網友表示到西班牙馬德里旅遊時入住飯店,看到房間門鎖似乎有被破壞過的跡象,於是使用杯子及門擋作為防盜措施,貼文一出,引發不少網友紛紛分享各種防盜方法...

她列三經歷嘆「Z世代超沒素質」…網共鳴推測原因

Z世代泛指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青年、青少年,近日一名女網友在Dcard指出發現沒禮貌的年輕人真的變很多,遇到的奇葩狀況更是數不勝數。她也強調,理解每個年齡層都有沒素質的人,只是恰巧近期遇上的都是Z世代,所以突然有感而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