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懸一線!餐廳喝湯驚見致命「小魚乾」 她急就醫護理師也矇了

不少人喜歡吃海鮮,但食用河豚而中毒案件層出不窮。近日一名網友到餐廳用餐,在喝湯時發現碗裡的小魚乾,居然有小刺和牙齒,從外表研判是吃到「河豚」,讓她嚇得趕緊就醫。
該名網友在Dcard上以「小魚乾是河豚!?」為題發文分享,她到某間餐廳用餐時,喝湯喝到一半,發現碗裡的小魚乾,「肚子上明顯有小刺,嘴裡有牙齒」,從外觀研判應該是河豚,嚇得她趕緊到醫院急診。由於意外吃到河豚的情況不常見,因此護理師還多次詢問「妳怎麼知道是河豚」,讓她無奈表示「就是不確定會怕,我才出現的嘛」。
原po透露,她有打電話到該餐廳反映,員工說會請示老闆,目前還沒收到消息,但表示自己會打1919(全國食品安全專線)通報,「不是說要為難店家,但這個真的很要命」,另外她也聽從網友建議通報衛生局。
後續,她接到該餐廳店長的來電,對方表示有慎重請示漁業署相關問題,並願意支付相關就診費用,在感受到餐廳的誠意後,原po最終也婉拒診費補償,只願藉由此事件能讓對方日後更重視食安問題。
文章曝光,網友們紛紛驚呼,「還好你有警覺心⋯普通人可能不會想太多」、「如果是我應該就吃下去了」、「餐廳怎麼可能出現這種完整的河豚」。
有網友表示,印象中河豚要吃到特定的食物才會產生毒素,所以養殖的才沒有毒,因此從圖片中魚的大小推測,原po吃到的河豚應該沒什麼毒性,「河豚有毒是吃有毒素的海草,這麼小應該沒什麼毒」;不過也有人表示「還有個原因是母體傳下來的」。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介紹,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與痲痺性貝毒相當,約為氰化鈉之1000倍以上,同時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河豚毒素中毒主要症狀有嘴麻、手麻、暈眩、頭痛、嘔吐、複視與無法發聲等,潛伏期約十分鐘至數小時,症狀嚴重者將危害生命安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