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受訪遭「死貓」攻擊!川普挑眉怒瞪記者:你今晚會成為頭條新聞

美共和黨眾議員提案「中華台北改稱台灣」反擊大陸領土主張

不放過同盟?美國將南韓列入「敏感國家」 竟是拜登下台前的決定

翹腳還踩座椅!她曝搭捷運最討厭4種人 全場共鳴一行為最失態

一名女網友分享搭乘捷運時最討厭的「4種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名女網友分享搭乘捷運時最討厭的「4種人」。 聯合報系資料照

捷運時,應時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避免造成他人困擾。一名女網友發文分享,她搭乘捷運時最討厭的「4種人」,其中「一開門就衝上去」引起網友共鳴:「爭先恐後真的有夠失態」。

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她近期在搭捷運時,遇到以下4種人,讓她感到非常討厭,包括:第1類人乘坐座位時,翹腳順便把腳踩在旁邊椅子上,私毫不顧及這是有人要坐的位子,讓原PO直言「沒水準」;第2類人整個人靠在車廂中間的扶桿上,讓其他乘客不知道扶哪;第3類人「一開門就衝上去」,沒有先下後上的概念;第4類人一上車就站在車廂門口,擋到其他乘客上下車。最後原PO也詢問網友對於「博愛座」的看法:「但如果看到有老人上車,你們會想讓座嗎?」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認為「一開門就衝上去」的人非常讓人反感,「不懂先下後上的真的很糟糕,尤其遇到很多次我排第一個然後在等車上的人下車再進去,結果排我後面的都會一直擠或撞」、「超討厭一開門就在擠上車的人,明明就有人要下車 ,不等人家下車是怎麼有空間讓你上車啦」、「我真的瘋狂討厭3這點,覺得超沒水準,就會有那種不禮讓正在下車的人,並且直接越過前方排隊上車人群,一股腦要衝進車廂」。

也有網友分享其他令人討厭的行為,「覺得是戴耳機堵在出入口的吧,叫借過還聽不到」、「在捷運上化妝的人,手在那邊一直動一直動一直動,味道和粉一直飄來飄去,越看越煩」、「還有感冒不戴口罩的,對著別人咳」。

也有網友分享對於「博愛座」的看法,「博愛座本身就是給需要的人,也是政府的一種美意,如果真的需要的人,真的可以去坐那裡」、「如果是博愛座被問,有需求說明清楚就好,然後就不用再理會」、「博愛座就是一種道德綁架,相信大家也沒少看過明明車廂很多人,但是年輕人都不敢坐那個深藍色座位」。

博愛座 捷運

延伸閱讀

北捷常客優惠縮水!3月1日起7折變85折新規則曝 TPASS 2.0還有額外回饋

外國人推嬰兒車搭北捷被讓位 他轟小孩搶博愛座反挨批:不懂「孺」嗎?

搭捷運沒錢、忘帶悠遊卡!他尷尬跟路人借 網揭3招:免現金買車票

北捷「1物品」紅到南韓 網友大讚:將成為另類台灣名產

相關新聞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銀行帳戶「交易太頻繁」被鎖6個月!他怨擾民 網教一招避免

近年來詐騙頻傳,不僅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需要再三小心,銀行也加大防堵力度。有民眾抱怨個人帳戶只因「交易次數頻繁」就被凍結6個月,只能臨櫃存提相當不便,有內行人透露可能是「被詐騙集團波及」,建議一方式來避

地獄廚房?名廚「摔盤子、狂巴頭」驚動客人 員工驗傷:準備提告

一名西餐廳女員工在Dcard爆料,與老闆合開西餐廳的海歸廚師對自己和同事施暴。不僅摔盤子罵人還把食材往同事身上砸,甚至狂巴原PO頭,驗傷後的她們決定提告,荒謬的經驗不禁嘲諷「是在美國米其林餐廳待過,被戈登教育過嗎?這根本地獄廚房吧」,貼文曝光後網友們非常震驚「這是神經病吧」。

父母自豪公平!每月給孝親費…弟弟卻狂裝傻 她嘆:對家很失望

有些父母會較寵愛家中某一個孩子,這對有兄弟姊妹的人來說會有些許不滿。

同事怒嗆上司「雞毛蒜皮事也管」 裸辭躺平 網點殘酷真相:沒這背景辦不到

近日在論壇Dcard上一篇名為「我同事再也不工作了 直接回家睡覺躺平」的貼文引發廣大網友討論。一名網友分享了其同事因不滿主管調動座位而憤而辭職的故事,並進一步揭露該同事辭職後選擇「躺平」的生活方式,讓眾人嘖嘖稱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