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白狼將公布新任竹聯幫主 警署長發聲:有人敢宣布立即逮捕

中捷砍人凶手下跪 被害生父不領情:僅願以25萬和解「非常錯愕」

前男友、老公誰說謊?金賽綸遺屬明開記者會 一刀斃命金秀賢

當心詐騙!他與陌生人換日幣 帳戶卻變成「警示帳戶」

一名男網友和陌生人換日幣,未料換了後他的台幣帳戶變成了「警示帳戶」。圖/ingimage
一名男網友和陌生人換日幣,未料換了後他的台幣帳戶變成了「警示帳戶」。圖/ingimage

到日本旅遊時,許多人會到當地再換日幣,但也要特別小心「換日幣詐騙」。一名男網友發文,稱他與老婆在日本逛商場時,遇到一名年輕男子要求跟他換日幣,未料換了後就接到派出所電話,表示那位男子匯的錢有問題,導致他的台幣帳戶變成了「警示帳戶」。原PO提醒民眾,在日本遇到不認識的人要求換錢,都務必收現金,否則很可能掉入詐騙陷阱。

一名男網友在Dcard發文,表示自己是在日本的台灣勞工,去年(2024)12月和老婆在大阪逛商場,遇到一名大約20歲的年輕男子,互相確定雙方都是台灣人後,男子立刻表示他來日本玩一個禮拜,現在第五天身上日幣快用完了,想跟原PO換2萬日圓,對方再匯台幣到原PO的台幣帳戶,原PO不疑有他,答應了請求。

未料過了不久,台灣的家人接到派出所的電話,指出那個年輕男子匯的錢有問題,他的台幣帳戶也變成了「警示帳戶」,害他還要請假回台灣處理這件事。原PO提醒民眾,去日本旅遊遇到不認識的人要求換錢,都要收「現金」,不要用台幣帳戶匯款,否則很可能被詐騙。

此文一出,不少網友感嘆現在詐騙、洗錢手法越來越多了,「不乾淨的金流是真的蠻多的,現今一堆詐騙、灰產跟黑產等等不法所得的收入超乎想像的龐大,他們獲利後,錢勢必要『洗乾淨』再拿來用,洗錢的方式五花八門,通過找代購買東西、找人換匯等等都算常見手法」。

也有人分享旅遊時遭遇詐騙的經歷,「我在日本成田機場遇過中國人問能不能用支付寶轉帳換日幣現金,他說他沒有日幣現金或信用卡可以用,只有支付寶,我當下馬上就拒絕了」。

日幣 詐騙

延伸閱讀

愛粉味!喝花酒靠網路騙錢儲值 豐原警打詐抓獲男累犯

騙香港房委會百萬美元貸款 首腦潛逃逾20年被捕遭控4罪

投資股票保證獲利...婦領百萬不講理由 警問她這句突破心防

女子被假投資平台詐騙180萬 員警假扮外送員逮車手

相關新聞

男友嫌太花錢!她列13個生活習慣嘆「會太精緻嗎?」 網揭癥結點

不少女孩每個月都會花不少錢在治裝費及美容上,讓自己變得更美。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家長徵「陪玩兼保姆」 妹子無心1句話惹怒對方眾人全傻眼

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會請家教或半讀。不過日前有位網友發文表示,她是護理系學生,有位家長主動詢問她可否接「陪玩」服務,結果她問對方「需要換尿布嗎?」結果家長突然就生氣罵她「妳不要來了,不要報價,笑死人」,甚至說出「那我要聘妳幹嘛?我聘動物嗎?」許多人看完傻眼喊「對方超有病」。

提前給外送員4個號碼…她上千元日本料理沒了!向平台申訴也無效

一名女網友在外送臉書社團「UberEats台灣」透露,日前透過外送平台點了價值1386元的高級日本料理,然而卻因為提前給了外送員4位數的PIN碼,導致餐點遲遲未送達,訂單卻顯示「已完成」。由於向外送平台申訴也無法獲得解決,因此她決定把這段經歷分享出來,希望大家引以為鑑。

北市大安區街頭驚見高檔回收家具 網曝:帝寶清潔阿姨撿過名牌包

原PO感慨:「每次都有這種感覺,為什麼別人丟掉的家具比自己家裡的還好?尤其是在大安區。」未料該文在截稿為止已逾1.2萬名網友按讚,不少人還曝光其他豪宅林立處也曾撿過高單價商品,有人透露在帝寶做過清潔阿姨的友人說,曾在回收處撿過要價數萬元以上的香奈兒短夾,及價格在十幾萬元的名牌手表,只能說「有錢人真的相當任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