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迷你汪「天生睿智微笑」搞笑照瘋傳 開朗個性背後竟藏悲傷內幕網全哭了

LINE免費貼圖3款!「動動貼圖」做完任務就能拿 貓貓狗狗超Q又實用

高雄地面塌陷!混凝土車壓垮水溝蓋 整輛車陷入翻覆畫面曝

住戶小孩偷拿保全手機「刷1萬3買點數」 家長竟裝傻不處理

保全手機被住戶小孩拿走擅自購買遊戲點數。示意圖/Ingimage
保全手機被住戶小孩拿走擅自購買遊戲點數。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物業管理員近日在社群平台「爆料公社」發文,分享自己遭遇的離譜事件。他表示,去年(2024)12月底時,一名住戶的孩童趁他忙碌時,私自拿他的手機購買近1萬3千元的遊戲點數。事後,他發現帳單異常,透過對講機請該名孩童的母親下樓溝通,對方當時表示願意負責,並提供聯絡方式。

然而,當12月至1月的帳單於2月初出爐後,物業管理員便依約通知對方,卻發現電話打不通,簡訊也無回應。直到近日,他在上班時巧遇該名孩童,卻被對方冷漠回應:「爸爸媽媽不在,出國去了!」讓他感到驚訝又氣憤。

更令他錯愕的是,後續他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該名母親其實人在家中,並未出國,讓他開始懷疑對方是否有意規避責任。目前原PO仍在考慮是否報警,案件後續發展仍待觀察。

該事件曝光後,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家長應負責處理孩子的不當行為,建議原PO報警處理,「如果說願意承擔事情跟賠償,那當下直接就賠了,不用等到找不到人還要一直後續聯絡,直接報警處理就好了,拖到後面自己理虧而已」、「支持報警處理」、「調監視器報警!」、「報警!然後跟管委會講,不然有的住戶會亂講話說是你的問題,就算事情鬧大頂多換公司換駐點而已,物業保全現在大缺人,隨便找都有」。

依照《民法》第77條規定,未滿7歲的孩童無行為能力,法律責任應由父母或監護人承擔;7歲以上未滿18歲的限制行為能力人,若未經法定代理人(即父母)同意,則該行為可主張無效。換言之,本案中的孩童即使未成年,仍有可能讓其父母承擔法律責任。

此外,依《刑法》第335條「竊盜罪」規定,若孩童有惡意拿走物業管理員手機並進行消費行為,則可能構成竊盜罪,若家長拒絕處理,受害者可報警處理,並依民事法律向對方請求賠償損失。

法律 爆料公社 父母 監視器

延伸閱讀

男生背女包很怪?女網友揭關鍵:單身千萬別用

等1分鐘就能打65折!店員貼心詢問大叔秒回2字 她目睹全程羨慕了

遊日突發急病怎麼辦?內行人曝1救急法:千萬別直衝醫院

今天請假虧爆?過來人曝補班「真實情況」CP值超高:還有錢可拿

相關新聞

男友嫌太花錢!她列13個生活習慣嘆「會太精緻嗎?」 網揭癥結點

不少女孩每個月都會花不少錢在治裝費及美容上,讓自己變得更美。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被抓酒駕「蔥花捲」害的?女兒幫爸喊冤 內行推測:發酵效應

「蔥花捲」有酒精成分嗎?一名女網友發文,稱她的爸爸在吃蔥花捲饅頭時被警察查酒駕,吹了檢驗器後,赫然發現酒精濃度每公升0.4,當場被帶上警車,但爸爸開車前完全沒喝酒,為何會測出酒精反應呢?對此,有網友列出蔥花捲的原料,指出「不可能有酒精」。

北市大安區街頭驚見高檔回收家具 網曝:帝寶清潔阿姨撿過名牌包

原PO感慨:「每次都有這種感覺,為什麼別人丟掉的家具比自己家裡的還好?尤其是在大安區。」未料該文在截稿為止已逾1.2萬名網友按讚,不少人還曝光其他豪宅林立處也曾撿過高單價商品,有人透露在帝寶做過清潔阿姨的友人說,曾在回收處撿過要價數萬元以上的香奈兒短夾,及價格在十幾萬元的名牌手表,只能說「有錢人真的相當任性」。

退休長輩愛赴陸旅遊?過來人揭「3優勢」沒得比:光這點就很吸引人

許多長輩退休後,會安排到各國旅遊。不過有網友疑問,身邊的退休長輩們,都很愛去中國大陸旅遊,每次回來都說景色美,東西又好吃,但是自己卻無法理解「為啥一直送錢給中國?」,引發網友熱議。

店員會開心!她分享「星巴克點餐指南」:客製化必先講容量

星巴克怎麼點餐才不會造成店員困擾呢?一名女網友分享星巴克點餐指南,她自創了一套點餐公式「特選+ 冰/熱 + 容量 + 飲料 + 客製化」,也提醒民眾買一送一活動和使用LINE禮物卷的注意事項,並強調因為不同容量配方不同,所以在講客製化前要先說「容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