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哪裡煮影響美味度?自煮和店煮差別曝光 老饕揭關鍵:不是算時間
不少人為了方便會選擇自煮水餃解決一餐。一名網友表示,自煮水餃溫度會忽高忽低,店家煮水餃則是固定水溫持續滾燙,於是他好奇,「煮出來的口感會不會有什麼差別?」。
一名網友在PTT「cookclub板」發文,他分享「自煮水餃和店家煮水餃的差別」,自煮水餃是把水燒開後將冷凍水餃丟下去,由於鍋子不大、水也不多,因此丟了20~30顆水餃後,原本滾燙的水又不滾了,要持續好幾分鐘才會再滾起來,滾起來後再加一次冷水,之後二度沸騰後才起鍋。
店家煮水餃則是大桶滾水直接丟下去煮,因水量很大且水往往已經滾很久了,不會因多丟一些水餃水溫就降下來,可以持續用滾水煮水餃。不同於一般家庭煮水餃水溫忽高忽低,店家是用大量的水讓水溫維持在100度,於是他想問問,「這樣煮出來的口感會不會有什麼差別?」。
網友紛紛表示,「商家桶夠深,也有新水在補,麵水混濁度比較清,自己煮市場的,很多顆水都濁得要命影響到皮,有時候煮完還是有部分白色粉在皮上那樣」、「有些店家包好冷凍沒多久就下鍋了,家裡都凍多久了,生意好的連冷凍都來不及直接生皮下去,那也差很多了」、「一直滾水餃早破了,比較像是高溫泡熟,轉大火沸騰後撈起。另外家庭煮水餃也不用補冷水,滾起後轉小火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泡熟,再轉大火水滾撈水餃」、「差在煮的經驗時間…人家有sop公式碼表…你要靠感覺」。
有網友則認為,水餃本身好吃比較重要,「只知道外面生意好的店家都是生水餃,中午包完放冰箱,晚上就賣」、「沒差別…好不好吃比較有差別…一樣的水餃,店家煮還是家裡煮都好吃」、「最重要的是你水餃本身就要夠好吃,皮要夠Q」。
有老饕分享,冷凍水餃越凍越不好煮,凍久了會容易破皮,煮冷凍水餃最重要的不是算時間是「控制火力和觀察」,一次下多了水不會滾,就把火開大燒快一點,開始大滾的時候就要把火關小,盡量是冒小泡泡的狀態去泡,「看到水餃皮脹起來往上浮,就該考慮是不是要拿起來了」,這時候水餃其實還沒熟,要盛在盤子上到蒸氣散掉才行,「不想水餃沾在一起的話,這時候可以點幾滴香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