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獸醫系正妹養鼠蟻一窩千隻當陪嫁 喊話「不接受就拒婚」

獨/封殺月月做帳!金管會定調:壽險準備金限一次入帳 財報需揭露

又是違反保護令!土城父拿安全帽當街K兒 檢警急拘提

你真的會用微波爐嗎?超商「3種東西」千萬別微波 誤放恐爆炸

微波食物時,要注意食物種類或包裝是否適合微波加熱。示意圖/ingimage
微波食物時,要注意食物種類或包裝是否適合微波加熱。示意圖/ingimage

微波爐可以快速加熱、操作簡單,是非常方便的電器,但你知道哪些東西可以微波、哪些東西不能嗎?一名網友分享,在社群上看到有便利商店貼出「毛豆不能微波」的警語,讓原PO也想起自己微波發生過的糗事,網友也紛紛留言自己失敗的微波經驗。

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自己在社群上看到一張便利商店的警語,上面寫著「毛豆不能微波、不能微波、不能微波,會燒起來」,「不能微波」重點強調了三次,讓原PO想起自己微波發生過的糗事。

原PO說明,想要加熱便利商店的茶碗蒸,其實最正確的方式是放到蒸包機裡面慢慢加熱,但不是每間店都有蒸包機,原PO的店每次都是用微波爐「按3次1」加熱。有次原PO想說「按3次1」跟「按1次3」秒數都一樣,就直接按3微波茶碗蒸,結果茶碗蒸就爆掉了。

而冷凍毛豆可不可以用微波爐加熱,主要還是看包裝材質。原PO的同事有一次不小心把包裝不能微波的冷凍毛豆拿去微,結果味道超可怕,打開還有火花。有些廠商出的冷凍毛豆是可以連包裝一起微波的,建議要用微波爐加熱前還是仔細看包裝袋上的說明。

網友也留言分享自己的經驗,「茶碗蒸爆炸過+1」、「微波過毛豆,是沒有燒起來,但是袋子發出可怕的臭味,客人自己堅持要微波的……」。也有便利商店店員分享,曾有客人自己帶了非店內販售的調理包來請店員微波,店員沒看清楚說明就直接微了,結果微波爐發出怪異亮光跟濃煙,打開後發現調理包正在燃燒,要用滅火器的時候火光已經慢慢消散,但是微波爐上蓋板被燒壞,調理包當然也不能吃了。

另外原PO也有提到便利商店的溫泉蛋,雖然包裝上有寫「非供即食,應充分加熱」,但其實不能微波,畢竟蛋可能會爆炸。

其實除了蛋,包餡食物微波都有一定的爆掉風險,例如包子、香腸等。台電電力粉絲團就曾發表一篇貼文,強調「帶殼、膜、皮的食物不能微波」,因為微波爐的原理是讓水分子震動摩擦生熱,加熱後食物內的水變水蒸氣,內部壓力及體積逐漸增加,但外皮包著壓力出不去,就很有可能爆炸。

包子 微波爐 茶碗蒸

延伸閱讀

「微波爐泡茶」美國人大讚方便 英網友崩潰:你在號召一場戰爭

吃不完的飯隔日再吃?專家提醒加熱剩飯當心3原因易滋生病菌 |元氣網

比水煮還輕鬆方便!專家教「1分鐘」料理秋葵 營養保留更多

毛豆吃多易腹脹,營養師告訴你一天可以吃多少?搭配2物吃也可消脹助消化|元氣網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男友嫌太花錢!她列13個生活習慣嘆「會太精緻嗎?」 網揭癥結點

不少女孩每個月都會花不少錢在治裝費及美容上,讓自己變得更美。

他批門診掛號費「250漲到500元見鬼」 反被網嗆:台灣算好了

衛福部取消全國統一的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已有部分醫療院所調整掛號費,調整後費用落在170元至500元間。

嫁來台灣15年!越南女靠1招大賺:收入養全家

一名男網友分享,與越南老婆結婚已15年,生了4個小孩,期間老婆不斷介紹鄉親來台結婚,靠介紹費賺到不少錢,讓他直言「比工地上班還好賺」。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Skype停運後全公司轉向Teams 使用者怒喊:從神隊友變成豬隊友!

隨著通訊軟體Skype宣布停止營運,許多企業被迫轉向使用微軟旗下的Microsoft Teams作為內部與外部溝通的主要平台。然而,轉換平台後的使用經驗,卻讓不少用戶大呼「崩潰」。 近日有網友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