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史上最大約!統一獅10年2億合約綁定陳傑憲

2026信賴「空降奇兵」團 奇襲或被逆襲

中國高鐵強,美鐵我就爛?馬斯克不懂高鐵多燒錢

教育部少子化廣告惹議 網友翻出「前傳二部曲」:2年前買遊戲機就被瞪

教育部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宣傳廣告片,引發歧視爭議。圖/擷自吳崢粉專
教育部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宣傳廣告片,引發歧視爭議。圖/擷自吳崢粉專

教育部「0-6歲國家一起養」宣傳廣告,遭批評內容涉及歧視,昨(8)日火速下架影片,今天教育部長潘文忠更發文二度致歉。不過,有網友發現2年前教育部也拍過類似廣告,老公想買遊戲機、玩機器人,卻被老婆臭臉怒瞪。

一名網友在PTT以「教育部居然沒把前傳刪乾淨」為題發文,翻出教育部2年前發布的宣傳廣告,「根本是一脈相承的歧視爸爸的興趣,跟塑造只有媽媽才是為家裡好的形象」。不過目前這兩部影片也被下架,網路上僅剩網友備份版本。

影片中,爸爸先是說自己養家很辛苦,媽媽冷冷補一句「我們」,接著媽媽說省下來的錢可以買教育基金,兒子在一旁洩底「爸爸要買遊戲機」,爸爸慌張對兒子比「噓」,媽媽臭臉質問「什麼遊戲機?」爸爸連忙安撫是要買吸塵器。

第二部影片中,老婆對老公喜歡玩機器人也有意見,老公原本摸著老婆懷孕的肚子開心表示「家裡以後就有兩個小朋友囉」,下一秒兒子喊「我的機器人來了」,爸爸也興奮高喊「我也要玩」並衝出去,留下媽媽一人,臉色垮下來無奈表示「是三個小朋友。」

原PO感嘆,一系列的少子化廣告,塑造了一個保有赤子之心的爸爸,被老婆剝奪興趣掌控一切,未來甚至連媽媽都會背叛他,把公仔的錢拿去買別的東西,「活脫脫就是一個硬派寫實的台男悲歌。」

文章曝光,網友也紛紛酸溜溜表示,「少子化辦公室太強了」、「真的還是別結婚好」、「看完更不想生了」、「難怪台灣會少子化」、「這劇就是台男的真實情況,真的超卑微」、「非常有教育價值的影片,刪了好可惜」、「整個系列就是政府有做事,嘴年輕人想娛樂」。

少子化 廣告 教育部

延伸閱讀

好市多買到「發霉長菌絲」奇異果!網建議「一招」:品管自己把關

最愛「假裝」三星座!巨蟹裝堅強、天秤假中立、這星座超虛偽

苦讀上頂大反被父母潑冷水 他心寒嘆:為什麼沒錢要生小孩?

家長壓力大!小學生被要求掌握「八技能」 網吐嘈:天方夜譚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純情男暈船「按摩店小姐」 想追人被1句話擊沉 網嘲諷:沒離開新手村

不少地方提供「打飛機」服務,但切忌「暈船」!臺灣1名男子在網上表示,去年底光顧「半套店」,雖然提供尺度較大的性按摩,但他聲稱「只有去純按摩聊天,跟稍微抱抱一下」,沒有脫褲子進行下一步行動,隨後認識1名按摩女生,竟然一見鍾情,甚至沒有尋找其他女生。由於女生說過「只有做手而已」,讓男子一直以為她只是接半套,直到1次大家聊天時,對方懷疑脫口而出,表示有客人會故意撕開保險套前面位置,男子才知道對方一直提供全套色情按摩服務,形容「心中的小世界有點塌掉,覺得很像被騙了許久」。

亂倫?偷聽到男友「第1次」對象 女友崩潰哭:好噁心

不少家庭組織也鼓勵父母及早向子女施行性教育,協助建立正確性觀念。臺灣1名女子在網上稱,偷聽到男友和家人的對話,意外揭發男友當年把第一次竟然獻給母親,原因是「媽媽要教他」,讓她無法接受,網友紛紛指「噁心死了......這算亂倫」、「這行為在臺灣是犯法的喔」,亦有別人質疑事件真確性,不排除有人虛構。

她開心網路交友遇天菜 卻因對方車子「心涼」退縮…網勸:勇敢點

現代人有許多都是透過交友軟體尋找另一半,但也不免因為網路與現實的不同而有落差感,日前網路論壇上就有一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網路交友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留言回覆。

她在日本「私處痛到不能走路」被急診拒收 回國就醫嘆:出國才知台灣有多好

台灣醫療備受讚譽,尤其是出國之後更加有感。近日有名女網友發文敘述自己在日本和台灣就醫的經驗,有感而發台灣的醫療對病患真的很友好,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和辛勞。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