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5日就開始放寒假!台大、師大、台科大3校假期長達58天 原因曝光

中秋連假台中高鐵站人潮擠爆!國慶煙火在台中 網哭:剉咧等

台中高鐵站自由座人潮眾多,隊伍甚至排到站外,網友紛紛推測背後原因。記者陳秋雲/攝影
台中高鐵站自由座人潮眾多,隊伍甚至排到站外,網友紛紛推測背後原因。記者陳秋雲/攝影

昨(1)日台中高鐵站被北返人潮擠爆,許多民眾因為沒買到對號座位置,在站內排隊等待自由座。一名網友在PTT八卦版發文詢問造成自由座排隊人潮的可能原因,吸引不少網友熱烈討論。

中秋連假收假人潮眾多,昨日台中高鐵站不僅月台塞滿等車人潮,排隊長龍更一路排到高鐵站外、地下停車場,讓許多人驚訝直呼「超誇張」。有網友無奈表示,「南部都先把自由座佔完了,台中當然上不去啊」、「因為自由座高雄就會塞滿人了,台中怎麼擠的上去啊」。

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為連假許多人到台中玩,「台北人下來觀光擠不回去啊」、「這次連假台南高雄人潮有少的新聞,搞不好登革熱疫情也是往南玩人潮集中在中部的因素?」

網友指出,根本原因在於高鐵運能不足,「班次太少,乘客變多」、「這個跟高鐵新車嚴重不足比較有關」。但也有不少民眾認為,高鐵不應該開放那麼多自由座座位,「高鐵真的該限制自由座票的數量」、「自由座別超賣啊,那些搭不上去擠客運阿」。

一名網友留言分享,台中過去遇到連假收假就很常這樣,以前在朝馬客運站排隊排到外面馬路上,現在只是同樣情形發生在高鐵站,「真不知道交通部在幹嘛,十幾年的問題都無法改善」。

中秋連假過後,緊接著迎來的是10月7日~10月10日的國慶連假,不少人擔憂堵車、排隊人潮會更嚴重,「國慶煙火在台中,到時候會更刺激」、「國慶煙火時應該更恐怖」、「下週四天假,國家煙火又在台中放,好玩」。

高鐵則表示,目前針對中短期的旅客量成長,已規劃常態增班、短期增班等因應措施。今年國慶連假6天疏運期間(10月6日~10月/11日),加開190班次列車,共提供1057班次列車,提醒民眾提早規劃行程、買票。

高鐵 連假 國慶 中秋

延伸閱讀

衣褲得重買!下機後發現行李全不見 韓旅客搭沙國航班轉機慘遇出包

影/法國醫院關閉夜間急診 民眾搬出「投石機」上街示威抗議

12星座遠離職場小人!雙子禁八卦、天秤少應酬 雙魚避免感情用事

迴轉宇宙!日壽司郎用超大螢幕防屁孩 視網膜目睹:確定被玩瘋了

相關新聞

台灣日貨分店多讓日本遊客沒出國感? 專家分析:台需增加附加價值

全球新冠疫情減緩,各國陸續解封後,掀起一波旅遊潮,除了國人到世界各地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外,也有不少外國人選擇來台灣旅遊。有網友在PTT發文指出,日本人來台灣旅遊買東西時,看到一堆日本品牌的服飾店、用餐時也是一堆日本店的海外分店,會不會讓來台灣旅遊的日本人誤認是沒出國而是在日本當地旅遊?

一查只是原價!她不滿櫃姐話術加購較便宜 苦主揭「真相」:慣用手法

許多人購物時會貨比三家,選擇價格最實惠的通路買單。不過日前一名女子抱怨,自己在百貨專櫃買彩妝,卻在櫃姐的話術下加購刷具,事後查詢官網,才發現沒有比較便宜。對此,不少苦主分享類似經驗,直呼「這是不是他們慣用的手法啊?」

曾格爾家被法拍 名律師開戰:拿宋徽宗瓷器來擋不好嗎?

律師李怡貞發現曾家房子要被法拍,讓她發文猛酸:「還好嗎?珍藏的宋徽宗瓷器拿一兩個來擋不好嗎?」。

男曾受霸凌當老闆後「公司不用台大生」 網酸:好險我清大的

學生時期被霸凌的陰影,有可能會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和人格發展。有一位男網友跟其他同學曾在國中同學會上,被考上台大的同學指責是「沒前途的人,未來出社會也只是窮苦低下階層,生小孩,小孩會很可憐」。原po之後成為公司老闆,發誓「只要學歷是台大畢業的,我公司一概不錄用」,但卻遭其他人酸「你這家公司前景堪虞」。

老闆上演「漂浮術」? 夜市90元「滿杯草莓」側看竟「中空」

逛夜市當心被當「盤子」!有民眾昨(5)日前往新竹市某夜市,花90元購買「滿杯草莓」,乍看之下杯子裝滿了草莓,但該民眾事後從側面看才發現,中間竟是「中空」的,讓他趕緊PO網告知鄉親購買前要看清楚。

海底撈員工不會跳「科目三」遭負評 前員工發聲:沒義務跳舞給你看

「科目三」為繼「誓言版求佛」、「我姓石」之後在台爆紅的抖音神曲,魔性的舞蹈讓大批網友爭相在社群平台模仿這股風潮也燒進台灣海底撈。然而,近日有民眾在台灣某間海底撈分店留下負評,原因是「沒有一位店員會跳科目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