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大巨蛋比賽突傳警報聲響 菲律賓教頭坦言被嚇一跳

3男玩火致整棟火警全毀...中原店暫停營業 家樂福聲明回應

知名投資客劉媽媽「東區店王」又空了 不降反漲開60萬元求租

有人把Youbike當飛輪在騎 專家揭:空踩恐導致「這後果」

一名網友分享路邊民眾將YouBike當成飛輪「空踩」,引發網友討論。圖擷自Dcard影片
一名網友分享路邊民眾將YouBike當成飛輪「空踩」,引發網友討論。圖擷自Dcard影片

微笑單車Youbike在全台許多縣市十分普及,然而卻也有一些民眾做出不當使用行為,甚至破壞車體。一名網友就分享在路邊看到有人「空踩Youbike」,讓他十分驚訝,不敢相信居然有人將Youbike當成飛輪在踩。

原PO昨(23)日在Dcard有趣版發文,從短短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深夜時分,兩位女騎士並肩坐在路邊停放的Youbike上。兩人雙腿一邊踩著輪子,一邊開心聊天,但看起來並沒有要借用的意思。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不用花錢去健身房也能玩飛輪」、「好好笑」、「猴子嗎」、「我們家外面公園的阿嬤也超多都這樣」、「蠻缺德的」、「喬瑟夫曾言:『把Youbike當world gym在騎』,我終於看到這個畫面了」。

雖然有人認為當事人的行為並不嚴重,「看起來是半夜沒什麼人要借,也沒有故意損壞」,但多數網友表示,「東西使用就會耗損,而且那是付費使用的東西不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不是正常合理的使用(騎行) 就是不行啊」。

貼文底下也釣出專家解答,一位前調度維修員現身說明,Youbike公司有公告不能原地踩飛輪,會增加損壞機率之外,前方的扣片也可能會歪。他補充,「中柱也不是針對人的體重去設計的,壞了導致人受傷不知道要算誰的」。

事實上,Youbike官網有清楚提醒「不要空踩飛輪」,部分腳踏車體上也有張貼警示標語,「原地空踩沒有健身功能,亦有可能導致車體受損」。空踩施力容易造成設施損壞,不僅停車柱接點可能變形,導致無法停靠,腳踏車也可能會掉鍊或中柱歪掉。

Youbike公司有公告禁止空踩飛輪。圖擷自Youbike官網
Youbike公司有公告禁止空踩飛輪。圖擷自Youbike官網

YouBike 2.0

延伸閱讀

屎在滾遇到「樂齡友善廁所」被長者插隊 網譏諷:博愛座強勢進化

提離職遭主管情緒勒索「不負責任」 她嚇傻:我為什麼要忍受這些?

東華大學某系系隊搞「學長學弟制」? 網友搖頭:以為在當兵

狂!他買35支iPhone 15全送人 「這原因」讓網友超羨慕

相關新聞

南投旅遊請民宿代訂4000元大餐 打開超傻眼:像菜市場買的

許多民眾在國內旅遊時,會請民宿代訂餐點,不過近日就有一名網友分享,他到南投魚池旅遊,請民宿老闆代訂一桌4000元的餐,沒想到拿到餐點後,讓他超傻眼,引發眾人討論。

不怕違停!桃園店家「停車規劃」超強 8千人朝聖喊:有日本的感覺

台灣地窄人稠,道路常常出現違規停車、併排等惡習。近日臉書「台灣交通安全協會」發文分享,在中壢某處的新商店,把建築物往內退縮,把土地空出來給顧客停車用,大讚「台灣能做到這樣的店家沒多少」,網友也推,「有日本路面店規劃的感覺」。

新郎一手策畫!婚宴暖心時刻播活春宮片 新娘激戰準大伯家人全看傻

伴侶有外遇,最絕復仇方法莫過於當眾播放其出軌片段。台灣1名律師日前出席電視節目,透露目擊新郎「終極復仇」一幕,當時雙方舉行家宴婚宴...

物流延遲配送「8天後才到」 女大生打開包裹傻眼:水果全爛光

許多大學生離家讀書,家人都會透過物流寄送生活必需品給孩子。一名女大生分享,家人近日寄送衣服和生活用品給她,媽媽擔心孩子沒有水果吃,特地在包裹中放入水果,並細心打包裝箱,沒想到物流先是貼錯出貨單,接著又延遲配送,導致這名女大生經過整整8天才收到,打開時水果已經全部爛光,甚至波及到她的衣物。

好市多買小熊軟糖驚見「塊狀木頭」 網驚呼:德國來的不要拆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是許多人採購物品的好地方,近日有家長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透露,自己帶著女兒買了一整桶的小熊軟糖回家,卻意外發現其中一包軟糖有「木頭」,讓她非常驚喜。

孕婦挺「雙胞胎大肚」搭公車 遭73歲阿嬤拿雨傘打腳逼讓座

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日前有一名懷胎34週的孕婦分享,她在公車上竟被一名73歲阿嬤要求讓座,對方甚至拿雨傘打她的腳,十分無禮又霸道,讓這名孕婦相當傻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