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曝內心深綠...學者喊無中心思想 遇1效應將發現柯盈配支持者黏著度低

陸爆發黴漿菌感染「香港個案也續升」 專家憂心籲篩查入境旅客

5分鐘上桌!簡單1招讓水餃皮不會破 全場大讚:比水煮的好吃

有人把Youbike當飛輪在騎 專家揭:空踩恐導致「這後果」

一名網友分享路邊民眾將YouBike當成飛輪「空踩」,引發網友討論。圖擷自Dcard影片
一名網友分享路邊民眾將YouBike當成飛輪「空踩」,引發網友討論。圖擷自Dcard影片

微笑單車Youbike在全台許多縣市十分普及,然而卻也有一些民眾做出不當使用行為,甚至破壞車體。一名網友就分享在路邊看到有人「空踩Youbike」,讓他十分驚訝,不敢相信居然有人將Youbike當成飛輪在踩。

原PO昨(23)日在Dcard有趣版發文,從短短的影片中,可以看到深夜時分,兩位女騎士並肩坐在路邊停放的Youbike上。兩人雙腿一邊踩著輪子,一邊開心聊天,但看起來並沒有要借用的意思。

許多網友紛紛留言,「不用花錢去健身房也能玩飛輪」、「好好笑」、「猴子嗎」、「我們家外面公園的阿嬤也超多都這樣」、「蠻缺德的」、「喬瑟夫曾言:『把Youbike當world gym在騎』,我終於看到這個畫面了」。

雖然有人認為當事人的行為並不嚴重,「看起來是半夜沒什麼人要借,也沒有故意損壞」,但多數網友表示,「東西使用就會耗損,而且那是付費使用的東西不是他們的私人財產」、「不是正常合理的使用(騎行) 就是不行啊」。

貼文底下也釣出專家解答,一位前調度維修員現身說明,Youbike公司有公告不能原地踩飛輪,會增加損壞機率之外,前方的扣片也可能會歪。他補充,「中柱也不是針對人的體重去設計的,壞了導致人受傷不知道要算誰的」。

事實上,Youbike官網有清楚提醒「不要空踩飛輪」,部分腳踏車體上也有張貼警示標語,「原地空踩沒有健身功能,亦有可能導致車體受損」。空踩施力容易造成設施損壞,不僅停車柱接點可能變形,導致無法停靠,腳踏車也可能會掉鍊或中柱歪掉。

Youbike公司有公告禁止空踩飛輪。圖擷自Youbike官網
Youbike公司有公告禁止空踩飛輪。圖擷自Youbike官網

YouBike 2.0

延伸閱讀

屎在滾遇到「樂齡友善廁所」被長者插隊 網譏諷:博愛座強勢進化

提離職遭主管情緒勒索「不負責任」 她嚇傻:我為什麼要忍受這些?

東華大學某系系隊搞「學長學弟制」? 網友搖頭:以為在當兵

狂!他買35支iPhone 15全送人 「這原因」讓網友超羨慕

相關新聞

聚餐沒帶現金遭嗆「台女」 眾人逆風酸爆:態度問題吧

隨著電子支付讓生活更加便利,許多人不再將錢包視為出門必帶的物品。不過一名女子抱怨和朋友聚餐的時候,她因為只帶一隻手機就出門,沒有帶現金,卻被嘲笑「臭台女」,讓她不解問道:「實在想不到有什麼情境一定要帶錢包出門耶?」

漆彈打破「女友假奶」 他傻眼見朋友來訊:不賠走民事

接受整型手術後,醫師往往會叮囑從事活動時,務必評估自身狀況。一名網友透露在自己身上發生的荒謬事件,他和朋友們相約打漆彈,不料結束後收到朋友的訊息,稱其女友做了隆乳手術,假體被漆彈打破,想要求償支付假體取出、重做的費用,並警告如果不賠後續會走民事訴訟,讓該網友傻眼直呼「搞得我現在心情有夠差的」。

台灣日貨分店多讓日本遊客沒出國感? 專家分析:台需增加附加價值

全球新冠疫情減緩,各國陸續解封後,掀起一波旅遊潮,除了國人到世界各地體驗當地風土人情外,也有不少外國人選擇來台灣旅遊。有網友在PTT發文指出,日本人來台灣旅遊買東西時,看到一堆日本品牌的服飾店、用餐時也是一堆日本店的海外分店,會不會讓來台灣旅遊的日本人誤認是沒出國而是在日本當地旅遊?

一查只是原價!她不滿櫃姐話術加購較便宜 苦主揭「真相」:慣用手法

許多人購物時會貨比三家,選擇價格最實惠的通路買單。不過日前一名女子抱怨,自己在百貨專櫃買彩妝,卻在櫃姐的話術下加購刷具,事後查詢官網,才發現沒有比較便宜。對此,不少苦主分享類似經驗,直呼「這是不是他們慣用的手法啊?」

曾格爾家被法拍 名律師開戰:拿宋徽宗瓷器來擋不好嗎?

律師李怡貞發現曾家房子要被法拍,讓她發文猛酸:「還好嗎?珍藏的宋徽宗瓷器拿一兩個來擋不好嗎?」。

男曾受霸凌當老闆後「公司不用台大生」 網酸:好險我清大的

學生時期被霸凌的陰影,有可能會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和人格發展。有一位男網友跟其他同學曾在國中同學會上,被考上台大的同學指責是「沒前途的人,未來出社會也只是窮苦低下階層,生小孩,小孩會很可憐」。原po之後成為公司老闆,發誓「只要學歷是台大畢業的,我公司一概不錄用」,但卻遭其他人酸「你這家公司前景堪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