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錦賽/封徐若熙「154公里怪物」韓媒:連續被台灣投手壓制

如何知道自己可能得了白內障?白內障6前兆 頻繁變更眼鏡度數要注意

司法官學院驚爆兩名準司法官性騷女同學 一人原職是警察

搭高鐵見鄰座1行為批「不會不好意思?」 苦主認同:曾憋尿2小時

高鐵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鐵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高鐵串起南北一日生活圈,通車後已成為許多人出遊、返鄉、洽公優先選擇的交通工具,不過隨著搭車的人越來越多,乘車時的亂象也隨時可見。有一名網友日前搭高鐵時,就看到有乘客的行李箱卡到前座的座椅,讓他大酸「都不會不好意思?」

原PO在臉書「匿名公社」發文表示,日前搭高鐵時看到一個景象,鄰座一名乘客將行李廂放在座位前,但這個行李箱太大了,高度甚至超過座椅的折疊桌,直接頂住前方乘客的座椅後方。原PO說自己並不是前座的乘客,但這樣的行為卻讓他看了很不滿,「行李箱卡別人座椅不能後靠,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

貼文一出卻引起眾人大酸,「放行李箱的地方滿的不就是放腳邊嗎?腳邊本來就可以放自己的東西」、「放行李箱的地方就滿了,高鐵座位上面的架子又不適合放大行李箱,那你是要放哪?你以為大家都想放在自己坐的位置喔?超卡腳又超不舒服」、「你主張有向後的自由,難道人家就沒有如何放置行李的自由嗎?」、「你又不是前座乘客,卻管那麼寬啊?」、「高鐵車廂行李區空間很小,他不這樣放,不然你要幫他拿著嗎?」、「不會不好意思呀!幹嘛不好意思,那位置我買的我要房行李要座都我的自由的」。

還有人為後座的乘客抱不平,「你知道(前座)躺下去,後座的人多難坐嗎?」、「你就好意思往後靠佔據別人的膝部空間?」、「換個問題問:前排桌椅往後倒,卡後排乘客腳,不會不好意思嗎?」

有一名過來人透露曾經因為前座座椅往後靠,害她被卡住無法起身,沒想到跟對方反映後,前座乘客卻要她也去卡後面,但她不想這麼做也不想跟對方吵架,就這麼憋尿憋了2小時,讓她無奈地說「如果有一天,是你被卡,然後前座不讓的時候,看你還會不會笑」。

原PO搭高鐵時見鄰座將行李放在腳邊,卻因此擋到前座的座椅,導致前座無法往後靠,讓他PO文撻伐,卻引來其他人的反酸。 圖擷自匿名公社
原PO搭高鐵時見鄰座將行李放在腳邊,卻因此擋到前座的座椅,導致前座無法往後靠,讓他PO文撻伐,卻引來其他人的反酸。 圖擷自匿名公社

高鐵

延伸閱讀

他不解台積電為何不挑雙北設廠? 內行人曝1關鍵原因

新竹人不在乎高虹安爭議? 當地人認證:只關心買房

誰敢用?日本「紙箱哺乳室」上空又沒鎖門 遭批設計太隨便

全線封鎖車禍照曝!轎車「擠公車」硬鑽 害4車塞好塞滿

相關新聞

新郎一手策畫!婚宴暖心時刻播活春宮片 新娘激戰準大伯家人全看傻

伴侶有外遇,最絕復仇方法莫過於當眾播放其出軌片段。台灣1名律師日前出席電視節目,透露目擊新郎「終極復仇」一幕,當時雙方舉行家宴婚宴...

物流延遲配送「8天後才到」 女大生打開包裹傻眼:水果全爛光

許多大學生離家讀書,家人都會透過物流寄送生活必需品給孩子。一名女大生分享,家人近日寄送衣服和生活用品給她,媽媽擔心孩子沒有水果吃,特地在包裹中放入水果,並細心打包裝箱,沒想到物流先是貼錯出貨單,接著又延遲配送,導致這名女大生經過整整8天才收到,打開時水果已經全部爛光,甚至波及到她的衣物。

好市多買小熊軟糖驚見「塊狀木頭」 網驚呼:德國來的不要拆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是許多人採購物品的好地方,近日有家長在「Costco好市多 商品經驗老實說」透露,自己帶著女兒買了一整桶的小熊軟糖回家,卻意外發現其中一包軟糖有「木頭」,讓她非常驚喜。

孕婦挺「雙胞胎大肚」搭公車 遭73歲阿嬤拿雨傘打腳逼讓座

博愛座爭議層出不窮,日前有一名懷胎34週的孕婦分享,她在公車上竟被一名73歲阿嬤要求讓座,對方甚至拿雨傘打她的腳,十分無禮又霸道,讓這名孕婦相當傻眼。

好噁!家長讓小孩「尿在百貨公司椅子上」 眾人搖頭:丟臉

家長帶小孩出門時,若在公共場合放任孩子為所欲為,恐怕會引起許多民眾的不滿。一名網友分享,竟然在百貨公司親眼目睹家長讓小孩「直接尿在椅子上」,且完全不清理就拍拍屁股走人,讓他十分傻眼,眾人也直呼實在太誇張。

剛拿到手搖飲就打翻 店員貼心「再補一杯」網曝飲料店不成文規定

台灣手搖飲料店眾多,走在路上常可見人手一杯,一名網友分享買了一杯手搖飲後,剛離開飲料店不久就因沒拿穩而打翻在地上,沒想到店員知道後表示可以再補一杯給她,讓她相當驚喜直呼「店員是天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