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基隆汽車失控衝人行道撞3機車1行人 5人輕重傷送醫

廖峻兒質疑父遭打頭 發律師聲明:通報警方

拍板定案!傳美烏最快今簽署資源協議 文件曝光協商重大突破

他懷疑「每半年洗一次牙」是醫生話術 過來人揭血淚:能省好幾十萬

許多人害怕去看牙醫,但為了維持口腔健康,多數人仍會固定每半年回診檢查並洗牙。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ingimage
許多人害怕去看牙醫,但為了維持口腔健康,多數人仍會固定每半年回診檢查並洗牙。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圖/ingimage

為了維護口腔健康,許多人習慣定期到牙醫診所檢查。一名網友也分享自己看診的經驗,因牙周病的關係,他被醫生提醒「半年要洗一次牙」,但因該網友沒有定期回診檢查的習慣,便納悶其他人是否都會乖乖洗牙,更好奇詢問網友們「你們都會半年洗牙嗎?」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分享,日前他到牙醫診所看診,因為被檢查出有牙周病,醫生便提醒他要維持「半年洗一次牙」的習慣。然而,原PO卻對此不以為意,更懷疑牙醫可能是因工作關係,才會以為大家都會乖乖安排時間洗牙。原PO也分享個人看法,他覺得「半年洗一次牙」可能沒有想像的普遍,更好奇詢問其他網友們都多久赴診所洗一次牙。

文章掀起討論,多數網友皆表示有定期洗牙的習慣,「會洗啊,洗完都會預約半年後,時間到診所都會打電話來提醒」、「健保都繳了為什麼不洗」、「洗牙有個好處,會幫你檢查蛀牙,很棒餒」,也有人表示不會定期回診,「沒有,怕越洗越薄」、「不會,不敢看醫生,哈哈哈哈」、「不會,而且人生第一次洗牙是25歲」。

許多過來人也跳出來直言「一定要每半年去洗,以後可省好幾十萬」,因為牙齒只要出狀況就是一筆大開銷,單是植牙就會噴掉10幾萬元,定期洗牙才能檢查口腔健康,「植牙10萬,請好好照顧牙齒」、「根管1-2萬、植牙7-10萬」、「窮人才更要保護牙齒健康,等到弄到要植牙的時候就會後悔為什麼不保養牙齒」、「你可以不要(洗牙),反正之後牙醫賺更多」。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規定,13歲以上的民眾,每半年洗一次牙皆有含在健保給付內,民眾僅需支付掛號費用,另外4大類族群,則可每3個月免費洗牙一次。據《元氣網》報導,醫生建議民眾應定期洗牙,才可避免牙結石堆積、造成牙周感染,且維持口腔健康也能減少併發症產生。

PTT 健保 牙周病 牙醫 牙齒 蛀牙

延伸閱讀

夏天車內熱到爆!日專家揭「1方法」速降溫 5分鐘55度→28度

搶當會計?高端營收連6月「慘掛0」 PTT鄉民警告:小心了

被妻子罵「沒用」後爆炸!狠男自宮狠切4刀 放話「很貴就切了」嚇壞醫生

相關新聞

讚!小兄妹坐高鐵博愛座...見孕婦即熱心讓座 女童1動作暖哭網友

讓座理應發自內心,真誠行為才是暖心!台灣有女生表示,日前見到有2兄妹坐在高鐵博愛座(港稱「關愛座」),母親則隔着走廊坐在另一側,正忙於處理其他事情,其間有1名孕婦上車,女童見狀打算讓座,但遭到孕婦婉拒

純情男暈船「按摩店小姐」 想追人被1句話擊沉 網嘲諷:沒離開新手村

不少地方提供「打飛機」服務,但切忌「暈船」!臺灣1名男子在網上表示,去年底光顧「半套店」,雖然提供尺度較大的性按摩,但他聲稱「只有去純按摩聊天,跟稍微抱抱一下」,沒有脫褲子進行下一步行動,隨後認識1名按摩女生,竟然一見鍾情,甚至沒有尋找其他女生。由於女生說過「只有做手而已」,讓男子一直以為她只是接半套,直到1次大家聊天時,對方懷疑脫口而出,表示有客人會故意撕開保險套前面位置,男子才知道對方一直提供全套色情按摩服務,形容「心中的小世界有點塌掉,覺得很像被騙了許久」。

亂倫?偷聽到男友「第1次」對象 女友崩潰哭:好噁心

不少家庭組織也鼓勵父母及早向子女施行性教育,協助建立正確性觀念。臺灣1名女子在網上稱,偷聽到男友和家人的對話,意外揭發男友當年把第一次竟然獻給母親,原因是「媽媽要教他」,讓她無法接受,網友紛紛指「噁心死了......這算亂倫」、「這行為在臺灣是犯法的喔」,亦有別人質疑事件真確性,不排除有人虛構。

她開心網路交友遇天菜 卻因對方車子「心涼」退縮…網勸:勇敢點

現代人有許多都是透過交友軟體尋找另一半,但也不免因為網路與現實的不同而有落差感,日前網路論壇上就有一名女網友分享了自己網路交友的經歷,引起許多網友留言回覆。

她在日本「私處痛到不能走路」被急診拒收 回國就醫嘆:出國才知台灣有多好

台灣醫療備受讚譽,尤其是出國之後更加有感。近日有名女網友發文敘述自己在日本和台灣就醫的經驗,有感而發台灣的醫療對病患真的很友好,感謝醫療人員的努力和辛勞。

布萊N機票又出現「SSSS」!內行人曝1類人中獎率高:登機恐被抓下來

「機票達人布萊N」7日從桃園機場搭乘達美航空首航班機,飛往美國西雅圖,沒想到登機證被蓋了神祕的「SSSS」,必須進行高規格二次安檢,讓他哀號「已經不是第一次中獎」。貼文一出後,意外釣出不少苦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