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牌人物/林信寬從藍領苦工變狀元 過去曾想加入棒球隊

高鐵台中站人龍排到站外 在地人驚沒遇過...網批:自由座無限賣?

中秋收假車潮塞到晚上 國5宜蘭至頭城又紫爆「車速剩16公里」

200塊鈔票狂被拒收超擾民 商家無奈:連找給客人也不要

有民眾拿200元鈔票消費遭店員拒收,令他好奇發問「為什麼?」圖為200元紙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民眾拿200元鈔票消費遭店員拒收,令他好奇發問「為什麼?」圖為200元紙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流通現鈔中,面額包含常見的100元、500元、1,000元,其中200元、2,000元較其他面額紙鈔流通率低,消費時偶爾也會碰到困擾。就有民眾抱怨,用200元鈔票消費時,屢次遭到商家拒收,讓他質疑,這麼不方便消費的貨幣,為什麼政府還要繼續釋出?

一名民眾在「爆怨公社」發文抱怨,他去店家買飲料時,拿出200元面額鈔票付錢,卻被店家用麥克風吆喝「不收200」,連到便利超商換錢也不給換,讓他質疑這麼難用的鈔票,為什麼政府不統一回收?貼文引發熱議。

網友見狀也說使用起來真的相當困擾,不管是菜市場、黃昏市場、一般商家、賣場也都有拒收200元面額鈔票的情況,紛紛表示「我也被拒收好多次,但是我就真的沒有百鈔,也沒有其他錢」、「我真的遇過,200塊真的不好用,賣場會說不收」、「上次收到之後拿去買東西人家也不收,氣死」、「真的不好用,連要找錢給客人,大多數也不要。」

有超商店員現身說明,客人拿200元面額鈔票來消費,當他們要用200元鈔票找錢時,也會被客人拒收;也有商家留言說,開門做生意,200塊面額的鈔票一定會收,但是當用來找給客人錢時,客人往往要求100塊鈔票,最後只能等去銀行存款時再存進去,讓他們商家非常困擾。此外,也有民眾、商家表示「拒收是害怕收到假鈔」,但有專業網友表示,2字頭的鈔票是最不可能拿到假的,因為流通性很低,做假不划算會賠。

有網友建議,下次遇到這種狀況可以投訴,法律規定流通貨幣店家不能拒收,若消費遇到拒收的情況,可撥打央行免付費電話,央行會主動聯繫店家「關切」。

消費 鈔票 央行

延伸閱讀

年薪百萬家教曝「超硬課表」 網喊佩服:還不用繳稅

imB暴雷說明會 主持遭嗆高歌離席!受害者「押房梭哈」配偶當場簽字離婚

泛公股銀行推卡、房貸樣樣來 員工哀號:業績壓力比民營還重

節省轉帳手續費 全網激推3管道最省錢「這家每月免費轉88次」

相關新聞

里民中秋摸彩全家都槓龜 他隨手一摸才知:坐到長痔瘡都不會中

許多社區都會在中秋節舉辦晚會,邀請各里民一起同樂。日前,有網友在「匿名2公社」透露,自己和家人一同參加里民活動,坐了一整晚都沒有中獎。回家前,他好奇的從摸彩箱內取出一把摸彩券,卻發現全是「空白」,讓他忍不住直呼「就算坐到長痔瘡,怎麼樣也不中」。

民眾百貨脫鞋光腳跨桌上「饋咖」 網友怒批:自私又沒水準

中秋連假不少人出遊,但在公共場合卻難免會遇到沒品的民眾。一名網友分享自己在百貨公司休息區,目睹一名男子光腳跨在桌上,樓管前來勸導還被嗆,誇張行徑讓他超傻眼。

中秋節烤肉人變少了?網點出「2大致命原因」:真的有感

正逢中秋三連假,不少人已經相約烤肉、賞月。不過有網友表示,小時候中秋節幾乎等於是烤肉節,家家戶戶都會烤肉,但發現今年「烤味」好像淡了許多,好奇「烤肉文化」是不是已經退流行了,不少人指出「背後原因」。

高鐵失衡?他怨對號車廂上廁所都難 擠到爆「跟印度火車差不多」

今天是中秋節連假第一天,高鐵、台鐵等大眾運輸擠滿返鄉出遊的民眾,有網友抱怨,「高鐵已經失衡」,無論是平假日都「擠到爆」,即使買對號座車廂,車廂內也會站滿自由座的乘客,導致連起身如廁都有困難。不少網友認為,主要是搭乘客運的乘客改搭高鐵,才導致高鐵人潮眾多。

很敢露?他驚外國女生「1穿搭」直接上街 網反曝:台灣更多

有時候穿搭風格很主觀,自己覺得好看,但旁人可不這麼認為,甚至會覺得「滿頭問號」。有一名男網友分享,他在澳洲觀察到很多女生只穿了一件比基尼配熱褲就上街,好像比起台灣來說敢穿許多,但很多人點出關鍵,認為照片中是在海邊,這樣穿很合理,也有人認為,台灣女生其實穿更露,引起熱議。

博愛座存廢再成議題!老伯腳踢鞋暗示讓坐 女學生左右為難讓座老奶奶

日前才因名作家李昂身體不適搭乘捷運時沒被讓博愛座一事與對方在臉書上引發戰火,博愛座存廢或是該不該讓座、何時要讓座的議題再一次吵得沸沸揚揚。有一位女網友在社群平台貼文分享自身遇到博愛座讓座經驗,真的是不堪回首的體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