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中南屯傍晚下班潮遇大停電 向上路6路口紅綠燈停擺

中捷事故釀1死10傷…運安會還原事故43秒 事實資料報告出爐

同為蔡壁如站台!盧秀燕、柯文哲活動宣傳「技術性分開」 背後考量曝

200塊鈔票狂被拒收超擾民 商家無奈:連找給客人也不要

有民眾拿200元鈔票消費遭店員拒收,令他好奇發問「為什麼?」圖為200元紙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有民眾拿200元鈔票消費遭店員拒收,令他好奇發問「為什麼?」圖為200元紙鈔。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流通現鈔中,面額包含常見的100元、500元、1,000元,其中200元、2,000元較其他面額紙鈔流通率低,消費時偶爾也會碰到困擾。就有民眾抱怨,用200元鈔票消費時,屢次遭到商家拒收,讓他質疑,這麼不方便消費的貨幣,為什麼政府還要繼續釋出?

一名民眾在「爆怨公社」發文抱怨,他去店家買飲料時,拿出200元面額鈔票付錢,卻被店家用麥克風吆喝「不收200」,連到便利超商換錢也不給換,讓他質疑這麼難用的鈔票,為什麼政府不統一回收?貼文引發熱議。

網友見狀也說使用起來真的相當困擾,不管是菜市場、黃昏市場、一般商家、賣場也都有拒收200元面額鈔票的情況,紛紛表示「我也被拒收好多次,但是我就真的沒有百鈔,也沒有其他錢」、「我真的遇過,200塊真的不好用,賣場會說不收」、「上次收到之後拿去買東西人家也不收,氣死」、「真的不好用,連要找錢給客人,大多數也不要。」

有超商店員現身說明,客人拿200元面額鈔票來消費,當他們要用200元鈔票找錢時,也會被客人拒收;也有商家留言說,開門做生意,200塊面額的鈔票一定會收,但是當用來找給客人錢時,客人往往要求100塊鈔票,最後只能等去銀行存款時再存進去,讓他們商家非常困擾。此外,也有民眾、商家表示「拒收是害怕收到假鈔」,但有專業網友表示,2字頭的鈔票是最不可能拿到假的,因為流通性很低,做假不划算會賠。

有網友建議,下次遇到這種狀況可以投訴,法律規定流通貨幣店家不能拒收,若消費遇到拒收的情況,可撥打央行免付費電話,央行會主動聯繫店家「關切」。

消費 鈔票 央行

延伸閱讀

年薪百萬家教曝「超硬課表」 網喊佩服:還不用繳稅

imB暴雷說明會 主持遭嗆高歌離席!受害者「押房梭哈」配偶當場簽字離婚

泛公股銀行推卡、房貸樣樣來 員工哀號:業績壓力比民營還重

節省轉帳手續費 全網激推3管道最省錢「這家每月免費轉88次」

相關新聞

大學生嫌每月23k生活費不夠 網狂酸:想躺著領上班族薪水?

現在物價飆升,許多家長體貼孩子,會給予較多的生活費,但若孩子過度索求,恐引發親子爭執。日前有位大學生就控訴家裡給的生活費過少,指出他今年北漂到台北讀書,父母給他一個月生活費2萬3千元,讓他直呼「根本不夠!系上有很多活動都要參與,爸媽到底知不知道在台北一個月2萬3很難生活?」文章曝光後,馬上引發許多網友撻伐。

紅包漲價行情曝光最高達6萬元!網憂:只去親朋好友場了

有人認為這張行情表可以做修正,「泛泛之交,600就差不多了」、「10年前就已經是1人到3000為基底,而且不分場合,確定這表是新的?」,還有人質疑:「包6萬的是1個月收入20萬的人嗎?」。

「存載具 vs. 存會員」哪個中獎機率高? 內行人揭真正好康

統一發票112年9、10月期中獎號碼已出爐,現今許多民眾為求環保,而選擇使用載具,但有些店家會詢問消費者是否直接將發票存進店家會員,有網友便很好奇,存載具或是存到會員,哪一個發票中獎機率比較高?引發討論。

台灣飲料太甜?日本人「喝一口嚇壞」!內行人揭台日文化差異

台灣擁有許多特色小吃,對於外國人而言,常常讓他們感到非常驚訝。有一名網友在網路上引述插畫家「神無眠」的作品,分享日本人來台灣嘗試手搖飲,卻被「加糖的茶」嚇了一大跳,不僅震驚不已,也無法理解綠茶為何要加糖。貼文一出後,也引起不少網友熱議。

什麼高級食物不僅昂貴又難吃?網友一面倒點名「它」:吃不懂!

講到高級食材,你心中會浮現什麼料理?多數人一般認為會是帝王蟹、龍蝦、魚翅、鮑魚、松露、海膽等高級食物。對此,有一名網友好奇詢問「什麼貴的食物其實沒有很好吃」?意外引起眾多網友熱烈討論,紛紛點名1食材,表示「吃不懂」!

她剪1髮型讓五官更立體卻遭老公嫌棄 過來人列優點推爆:回不去了

無論男女,都希望能擁有一款既時尚又容易整理的髮型。有一名女網友指出,女性若剪「1髮型」,不僅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在吹整頭髮,還能讓自己的五官看起來更立體,好奇大家是否認同這樣的看法?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