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洋蔥!他逛燈會意外拍下「爸爸的心願」 3行字逼哭萬人:後座力好強

有網友分享一張6年前逛燈會時看到的心願小卡,短短三行字道盡一名老父親對已逝女兒的思念。 圖/翻攝自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
有網友分享一張6年前逛燈會時看到的心願小卡,短短三行字道盡一名老父親對已逝女兒的思念。 圖/翻攝自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

「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歷經試營運及正式展出共計19天,昨(19)日晚間9時於國父紀念館閉幕。今年規劃4大展區、1座主燈、6座副燈,腹地遍及東區商圈、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四四南村等地,期間迎來逾1200萬人到訪觀賞。有網友分享一張6年前逛燈會時看到的心願小卡,短短幾行字讓人淚崩「心好酸」、「今天的洋蔥夠了」、「噢…後座力好強」。

原PO在臉書社團「路上觀察學院」貼出一張心願小卡,上面寫著「希望妳在天上儘(盡)量快樂悠遊」,文末括弧附註「2月9日正好是妳50歲誕辰」,並署名「爸字106.2.9」,可以看出是一名老父親在訴說對已逝女兒的思念。原PO也說,卡片上最後兩字「爸字」讓他瞬間淚崩。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看了深受感動,紛紛留言「這應該是一個老父親對一個如果還在世的話應該已經50歲女兒的思念,只是不知道女兒離開父親多久了,願逝者安息,生者平安」、「天下父母心,唯有當人父母才知道孩子在心中一輩子都是孩子」、「所以我說只要活得比父母久,其實就算盡孝道了,生不生真的無所謂,白髮人送黑髮人太痛了」、「這位爸爸也七、八十,或將近九十歲了吧?想必他已經思念他女兒很久很久了」、「50年了,如果投胎,應該變成一個40幾歲的中年人,老爸爸放心吧,小朋友的靈魂是純潔無瑕的」。

然而也有網友表示「現在112年了,又過了6年」,好奇猜測「其實會不會她才過世2、3年,啊剛好今年是50歲誕辰?單純好奇」、「他那張是106年寫的,現在如果還在的話,已經56歲(誕辰)」。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顯示,台灣燈會是台灣自1990年(民國79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行的燈藝節慶活動,由交通部觀光局及各縣市政府共同主辦。起初原為僅在台北市舉辦的「台北燈會」,自2001年(民國90年)起移師各縣市舉辦,並於2003年(民國92年)正式定名為台灣燈會,就此成為全國性的活動。至於原PO貼出的民國106年心願卡片,有可能是2017年辦在雲林的台灣燈會,當時已經邁入第28屆。

台灣燈會

延伸閱讀

趁妻兒睡覺 人夫帶小三返家偷情影片曝光 妻淚崩:婚姻完了!

台灣燈會人潮創歷年最高 王國材感謝「他」:與交通部討論出最好方案

台灣燈會落幕交棒黃偉哲 蔣萬安不忘感謝柯文哲

2023台灣燈會閉幕 黃偉哲相約2024燈會在台南

相關新聞

同事結婚因「人數過多」突不邀他 網一看狂讚:不是更爽?

不少結婚會邀請親朋好友甚至是同事出席婚禮,一名網友要參加婚禮的婚禮,沒想到後來婚禮卻因人數過多,同事請他不要去了,但他仍然看到不少其他同事參加,令他相當尷尬,「請問大家這是我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引起不少網友熱烈討論。

女嫌棄廚師男友「員工折扣」求婚太小氣 再抱怨「8萬元戒指」網傻眼

結婚是人生大事,許多人因此非常重視也求婚儀式,希望一切完美無缺。《Dcard》上一名女網友便因認為男友求婚「很沒誠意」而發文抱怨,她指男友不但為員工折扣「貪小便宜」選工作地點西餐廳,更讓在場同事起鬨讓她很丟臉、還拿只有八萬多的戒指求婚,讓她心煩表示「回家路上就想分手。」

吃到飽buffet「饗食天堂」客人吃15分鐘就走超傻眼? 網曝:這種人超多

去吃飽buffet餐廳用餐時,許多人會先想好要吃什麼,達到用餐的最大滿足感。《PTT》卻有網友去用餐時,發現隔壁桌的客人不但只拿兩三道菜餚,用餐也不到15分鐘便起身離開,完全不符成本的行為讓他「完全傻眼」,感到非常疑惑,也引來網友熱議,表示這種人「其實超多」。

性騷案頻爆!他憂「男生主動追求不可能了?」網指出關鍵:要搞清楚

近日性騷案頻傳,引起熱議。網友也指出,現在男生主動追求已經不可能了吧?認為現在男生好像主動,就容易踩到性騷,然後人生就起飛了,「好像都只能等女生主動」,但也有人認為,追求人真的要搞懂界線。

搭高鐵隔壁阿姨「光腳踩前面椅背」 1反應獲網原諒:勉強給過

搭乘大眾運輸的時候,有些基本禮儀需要遵守,像是避免吃味道過重的食物,或是把腳踩在椅子上。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發文,表示當天搭乘高鐵的時候,隔壁阿姨光腳踩在前面椅背上,所幸阿姨是個講理又冷靜的人,溝通後願意把腳放下,而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

機車每天擋出入口!她無奈貼紙條勸告 鄰居嗆「騎樓是大家的」網教1招反擊

有一名女網友表示,家裡店門口有貼出營業時間勿停車,但有惡霸鄰居總是違停在出入口,好聲好氣勸說還被反嗆,之後貼紙條請他配合,還反擊「騎樓不是你一家店的」,讓她感到不堪其擾,想問網友該怎麼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