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當愛已成往事:張國榮離世20年,香港失落的自由反叛

愚人節不平靜! 機捷接獲匿名恐嚇放炸彈 台鐵全面巡檢

快看帳戶!他半夜收到入帳通知 14銀行搶先發6000元

公司不准點外送 員工餐照片曝光網驚:像廚餘一樣

一名網友貼出自己公司的員工餐,只有肉末跟幾口飯。圖擷自Dcard
一名網友貼出自己公司的員工餐,只有肉末跟幾口飯。圖擷自Dcard

有些公司的員工福利包含員工午餐,不過日前一名上班族抱怨,公司越來越小氣,累了一整個上午,看到午餐只剩下「肉末炒麵」,而且公司也不准員工自己叫外送或帶午餐,讓她氣炸喊「吃得越來越厭世,朋友都說這是豬飼料嗎?」

一名網友在Dcard以「公司午餐爛到厭世」為題,指出自己的公司越來越小氣,員工午餐從一開始的兩菜一肉,演變到肉塊配一菜,最後只有肉末炒麵, 甚至連肉末都沒有,只剩下大約一個拳頭的飯量,讓她直呼「越來越不想吃」。

一名網友貼出自己公司的員工餐,只有拳頭大小的飯量,沒有配菜。圖擷自Dcard
一名網友貼出自己公司的員工餐,只有拳頭大小的飯量,沒有配菜。圖擷自Dcard

原PO表示,雖然員工不用出餐費,但是份量越來越少,大部分的人都吃不飽,只能自己帶食物去吃,公司也規定不能叫外送,員工也無法離開工作崗位去買飯,所以每天她都被朋友嘲笑「妳的員工餐是豬飼料嗎?」文末,她抱怨「公司都要求員工不能點外送了,要給人吃飽是最基本的吧,要馬跑又要馬不吃草」。

文章曝光後,許多網友直言「真的有夠像廚餘,是不是看員工好欺負」、「比國軍還差,真的不行」、「妳不孤單,我的員工餐還要繳餐費,雖然價格不高,但只有一顆滷蛋、一點點青菜、豆乾跟白飯」、「還不能叫外送真的有點慘,只能自己帶東西吃了!不然就上班前或下班後多吃點」、「好扯,我寧願自己出午餐費,也不要吃這種看起來真的像廚餘的東西,而且公司為什麼禁止點外送?」、「員工也不是廚餘桶吧,看那些菜色真的很沒有食慾」、「妳們員工餐超像吃剩的,不如買便當」、「如果這在國軍,真的連狗都不吃,我直接倒廚餘桶」。

廚餘 外送 便當

延伸閱讀

帶球嫁醫師卻公主夢碎!她怒列鐵公雞3極省行為 男方回應了

秦慧珠批徐巧芯講話沒水準 國民黨被「吵鬧小雞」牽著鼻子走

女兒稱「年邁雙親不便見客」 警一聽有鬼破門驚見腐屍白骨

志願怎麼填?「積木法」寫自述112學測個申教戰守則一次看

相關新聞

吃到飽buffet「饗食天堂」客人吃15分鐘就走超傻眼? 網曝:這種人超多

去吃飽buffet餐廳用餐時,許多人會先想好要吃什麼,達到用餐的最大滿足感。《PTT》卻有網友去用餐時,發現隔壁桌的客人不但只拿兩三道菜餚,用餐也不到15分鐘便起身離開,完全不符成本的行為讓他「完全傻眼」,感到非常疑惑,也引來網友熱議,表示這種人「其實超多」。

想活過行人地獄要看!這走法「存活率高」 網大驚:今天才知道

台灣行人交通安全不佳,近來屢屢被稱為「行人地獄」而受到關注。《PTT》上有網友便提出自己在路上行走時,聽到旁邊家長叮嚀自己小孩「過馬路要逆向走」,才看得到對向來車,讓他瞬間覺得很有道理,並想問「大家都怎麼走?」引來許多網友指出「是正確的,政府宣導很久了?」

連假人潮擠爆高鐵南港站!他見300人搶買票 網曝:南部四場大型活動

5天清明連假開始,有網友想著避開周五的車潮,選擇今(1)日到南港高鐵站搭車,沒想到人潮相當驚人,將近有300人的買票人龍,不禁感嘆「5天連假的恐怖」...

跟天氣沒關!日本人走30分路程「台灣人不行?」 網1關鍵解釋

每個國家的生活步調都不同,仰賴的通勤方式也有很大差異。一名網友在網路上發文,提到「日本人能走30分鐘去地鐵站?台灣人連走5分鐘都沒辦法吧」,貼文曝光後也掀起討論,有網友指出關鍵差異,「台灣人要跑酷到捷運站,日本人只要順順地走」。

不肖囤蛋業者售「即期品 2顆1元」 網撻伐質疑:風向操盤手?

為解決台灣蛋荒,農委會目前從美、澳、泰國進口約七百萬顆雞蛋,並有數千萬顆將陸續進貨。而近日在臉書社團上疑似有不肖囤蛋業者兜售,指出「即期品,2顆1元,量大可議」,貼文一出,引發許多網友撻伐,但也有人質疑是否刻意操作帶風向。

她玩瑪莉歐賽車掉「3萬9」!大阪環球員工神救援 小偷竟是台灣人

隨著疫情趨緩,不少人開始安排海外旅遊。近日,一名女網友到大阪環球影城遊玩,不小心將隨身包包忘在遊樂設施上,好在工作人員貼心安撫並鍥而不捨地調查,最終順利拿回包包,不過包內17萬多的日幣(約台幣3萬9)不翼而飛,但更令她心寒的是拿走錢的人居然是台灣人...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