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im.B案延燒! 刑事局拘提行政院前政務顧問陳振坤

瑪娃緩慢移動東北部掀雨勢 最快「這日」深夜有望脫離暴風圈

買飲料可以摸奶惹爭議! 手搖飲「軍茶」急發聲明

台灣旅遊住宿消費高惹眾怒 網另點名2因素:有錢寧願出國

圖為墾丁大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墾丁大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史上最長年假剛結束,在這10天裡,許多人除了返鄉過年外,也會選擇出國或者待在台灣旅遊,有位網友就好奇在台灣旅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他在PTT比較出國和在台灣旅遊的優缺點,想知道為何大家對台灣旅遊興致缺缺,貼文引起眾人熱議,鄉民也歸納出消費高交通亂景點無特色是3大原因。

原PO說過年10天連假,因為工作關係只能放前面幾天,也沒辦法出國玩,於是想找人在台灣逛逛,但卻發現朋友們都沒什麼興趣,這讓他不免好奇想問「台灣旅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他表示台灣有山有海、風景宜人,生活機能也很方便,超商、超市到處都有,購物非常便利,再加上吃的東西很多樣、語言通用、治安又好,也不用辦護照;反觀出國語言不通,飲食不習慣、購物也不方便,但一堆人還是拚命想飛出去,這讓原PO很想知道「究竟台灣旅遊業出了什麼問題呢?有卦嗎?」

貼文一出,不少人點名交通亂、景點沒特色,「景點又髒又舊又無聊又貴」、「就玩的東西大同小異啊,不然就是了無新意,一堆山寨XX村、XX觀光工廠,花樣又不多,有錢也寧願跑國外可以玩到比台灣更好」、「沒有真正的文化」、「景點無聊、房間又貴、又會塞車」、「地小人多,塞車就塞死了,當然出國」、「離開台北市區,大眾運輸不方便。交通亂,容易出車禍;公廁少又髒」、「路小又擠、停車不易」、「沒有特色居多,有特色的又跟不上潮流」、「沒特色啊,從南到北都差不多」。

當中最多人抱怨的就是住宿消費特別貴,「住宿爆幹貴,品質沒有跟上價格,台灣人不是捨不得花錢,是你品質太差」、「住宿是最大毒瘤,賺得太噁心」、「住宿超貴,景點&食物同質性高」、「貴、沒深度、相似特產紀念品」、「住宿費用貴到不合理,沒有相對應的品質」、「髒又貴,我是說專賣給盤子的人」、「問題就是房價啊,不然他拿去出租比較賺,為什麼還要花額外人力物力成本經營住宿業」。

住宿

延伸閱讀

同款泡麵「重量版 vs.超值碗」 撕開碗蓋他傻眼:重在哪?

拚不過日韓?他嫌台劇太難看 眾人揪出1關鍵:沒辦法比

老翁台北市區駕車迷途打轉5小時 警調監視器順利找到人

台南傳統市場公廁大翻新 採用粉色系不再令人退避三舍

相關新聞

同事結婚因「人數過多」突不邀他 網一看狂讚:不是更爽?

不少結婚會邀請親朋好友甚至是同事出席婚禮,一名網友要參加婚禮的婚禮,沒想到後來婚禮卻因人數過多,同事請他不要去了,但他仍然看到不少其他同事參加,令他相當尷尬,「請問大家這是我的問題還是對方的問題?」,引起不少網友熱烈討論。

女嫌棄廚師男友「員工折扣」求婚太小氣 再抱怨「8萬元戒指」網傻眼

結婚是人生大事,許多人因此非常重視也求婚儀式,希望一切完美無缺。《Dcard》上一名女網友便因認為男友求婚「很沒誠意」而發文抱怨,她指男友不但為員工折扣「貪小便宜」選工作地點西餐廳,更讓在場同事起鬨讓她很丟臉、還拿只有八萬多的戒指求婚,讓她心煩表示「回家路上就想分手。」

吃到飽buffet「饗食天堂」客人吃15分鐘就走超傻眼? 網曝:這種人超多

去吃飽buffet餐廳用餐時,許多人會先想好要吃什麼,達到用餐的最大滿足感。《PTT》卻有網友去用餐時,發現隔壁桌的客人不但只拿兩三道菜餚,用餐也不到15分鐘便起身離開,完全不符成本的行為讓他「完全傻眼」,感到非常疑惑,也引來網友熱議,表示這種人「其實超多」。

想活過行人地獄要看!這走法「存活率高」 網大驚:今天才知道

台灣行人交通安全不佳,近來屢屢被稱為「行人地獄」而受到關注。《PTT》上有網友便提出自己在路上行走時,聽到旁邊家長叮嚀自己小孩「過馬路要逆向走」,才看得到對向來車,讓他瞬間覺得很有道理,並想問「大家都怎麼走?」引來許多網友指出「是正確的,政府宣導很久了?」

三民書局陳列書「愛上雞胸肉」蹭流量? 網讚有梗:每本都有故事

日前有一名「身材壯碩」男子疑似情傷,精神狀況不穩定跑到中壢一間超商大鬧,他仗著自己體格優勢,毆打警員、深蹲嘶吼被網友封為「台版浩克」。他赤裸上半身露出肌肉,揮拳襲警的影片在網路上被廣泛流傳並登上社會版頭條。

路人刮花銀灰色轎車寫「記得洗車」?網見真相笑翻:髒得好高級

有位網友分享一張疑似路人刮花車子寫下「記得洗車」的照片,引起熱議。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